【門窗幕墻網】受疫情影響銷售回款減少,積極融資保障現金流成為房企自救和發展的助力。可以看到,近兩月超短期融資券成為房企高頻次使用的融資工具。Wind統計顯示,截至3月6日,房企今年發行包含一般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債券在內的短期融資券產品共計37只,發行金額為254.50億元,差不多相當于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一。業內人士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新證券法)自3月1日開始施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實施修訂后的證券法有關工作的通知》宣布公開發行公司債券自3月1日起實施注冊制,新規實行后,發債約束減少,發債流程有望加速,在目前的情況下優質房企發債成本大幅降低。
部分房企發債成本大幅降低
近日,首開股份、陽光城、建發股份、金地集團、招商蛇口、越秀集團、金融街、華僑城等十余家房企在上海清算所公示其新一輪的超短期融資券發行計劃。公開資料顯示,華僑城于3月4日~3月5日發行了2020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15億元,發行期限270天,票面利率僅2.58%。金地集團3月6日完成2020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10億元的發行,發行期限為270天,發行利率為2.69%。3月4日晚,泰禾發布公告稱,為拓寬融資渠道、滿足資金需求,公司擬申請發行120億元公司債券。而2月碧桂園和萬科發布信息顯示其將發行的公司債規模分別為85.38億元和90億元。可以看到,房企短期融資債、境內公司債、境外美元債的發行消息不斷披露,房企發債成本呈現分化趨勢,一些優質房企融資成本大幅下降,而一些房企融資成本卻超過10%。
各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房企發債節奏明顯加快。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國內房企實現股權融資52億元,同比下降64%,債權融資2484億元,同比上升36%。除已經發行的債券,2020年1~2月還有43家房企公布了77次債券融資計劃,總規模約2761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內債券1844億元,海外債券折合人民幣約917億元,預計3月仍將迎來大量地產債發行。克而瑞數據則顯示,2月房企發行的短債融資成本最高為8.75%,最低為4.80%。部分企業發債利率下降較明顯。
通過金融手段緩解現金流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房企發債節奏加快,一方面是在疫情影響下,需要通過金融手段緩解短期現金流壓力,另一方面,流動性寬松下高收益低風險的地產債,也備受資金追捧。第一太平戴維斯深圳公司副董事總經理、深圳投資部主管吳睿表示,根據平安證券研究所發布的數據,2020年房企到期債務合計高達約1.46萬億元,較2019年實際到期值增長19.4%。且從單月數據來看,今年房企到期債務額將從2月開始逐漸攀升并在7月達到峰值1490億元。目前傳統線下售樓受影響,在銷售回款減少的情況下,利息以及到期債務按期支付,對于高杠桿型、高周轉型房企來說壓力較大。根據全國龍頭房企的凈負債率及現金短債比統計,房企平均的凈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為90%和1.81,若以此為標準,不僅部分融資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型房企,甚至規模較大的部分龍頭企業也難免面臨現金流壓力及債務違約風險,金融手段可緩解短期現金流壓力。
新證券法實施發債約束減少
海通證券研究所杜佳則表示,自3月1日開始實行新證券法,證監會、發改委相繼發布文件明確了公司債、企業債的公開發行全面實施注冊制。新證券法和《國辦通知》對公司債券公開發行條件的相關規定做了相關調整,總體而言有所放松。主要刪減的條例包括凈資產規模要求、“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40%”等,改為新增要求“具備健全且運行良好的組織機構”、“具有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和正常的現金流量”。刪掉40%的約束條件,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無節制發債,依然有很多其他標準,比如資產負債率、募集規模合理性等,只不過刪掉這一條例意味著審核重心更加放在總債務壓力上,發行人對自身債務結構更有決定權。刪掉凈資產規模要求則有助于質地較好的輕資產公司發債融資。事實上,企業債規模近幾年有所萎縮。一是發行條件限制比較嚴格,二是審批流程也比較繁瑣,注冊制后發改委作為監管機構不再負責審核,只負責政策制定,中債登和交易商協會成為正式的審核機構,審核口徑可能會更加市場化導向,審核效率有望提升。業內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項目審核整體有可能會偏寬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