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房地產市場受到明顯沖擊,投資、銷售、融資等多個指標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為緩解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沖擊,近期地方政府陸續出臺臨時性支持政策,部分政策因被質疑調控“松綁”而最終以“一日游”落幕。(3月23日《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房地產業面臨暫時困難。近一段時間,各地頻頻調整出臺房地產業紓困新政,“調控放松”“樓市上漲”等傳言隨之而來。正基于此,有關部門及時叫停部分地方政府放松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向市場釋放了“房住不炒”不因疫情而改變的強烈信號。
對于一些因住房價格上漲而產生的“恐慌”情緒,我們既不能放大,也不能忽視。疫情面前,“紓困不刺激”是房地產調控的底線,各地既要出臺政策幫助房企減輕困難,穩定經濟發展,也要防止調控“失控”導致房價快速上漲放大樓市風險。
首先,“紓困不刺激”有助于解決房地產業面臨的短期困難。受疫情影響,房地產行業面臨線下銷售下降、大量資金占壓、資金周轉變慢等困境。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能直接拉動建材工業、建筑設備工業、建筑機械工業等行業發展,還會影響到家用電器、家具等民用工業以及旅游業、園林業、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發展。如果房地產業出現動蕩,相關行業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因此,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防止疫情導致房地產企業大面積倒閉,是宏觀調控的重點之一。
因此,對于房地產業來說,當前需要一定的紓困措施予以扶持,比如支持房地產業合理的融資需求,允許部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房地產企業延期還貸;適當合理地增加對房地產市場的土地供給,保障地價的相對穩定。
其次,積極紓困的同時必須堅守“房住不炒”的調控底線。對于房地產企業的紓困,應主要針對房地產企業實際遇到的困難,不能給予普惠的“刺激性”調控政策,防止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企業,從而推動房價進一步上漲。
最后,還需要房地產企業自身的努力。房地產業要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解困,這是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比如,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幅度的降價,讓購房者在疫情期間能夠享受到一定的優惠,以盤活企業存量資源、解決資金短缺等問題。同時,房企還要加大企業內部管理力度,在保證職工合理薪酬的同時,降低其他方面的運維成本,向管理要效益,這也是自身紓困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