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家裝公司代賣材料時起,就一直是其間的重點產品;如今,代賣已經變成自主生產,不但可供內部客戶消化,一些品牌如實創裝飾的巴赫曼、圣點裝飾的凱撒大帝、今朝裝飾的英邁等更是已在木門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只是關聯行業的裝飾公司紛紛下海做木門?其質量又是否有保障呢?
跨界操作 事出有因
一位裝飾界資深人士向記者道出了部分裝飾公司進入木門市場的原委――原來,裝飾公司基本都是選擇木門廠商進行合作,但在銷售旺季時,門企會首先滿足自家客戶,而甩掉裝修公司的訂單,從而經常致使工期延誤。"因為這個經常鬧矛盾,索性我們就自己做吧。制作木門的門檻低,技術要求不高,投資也比較少,收購郊區的木器廠,引進一些先進設備,就可以開工了。"有了自己的配套生產基地,不但可以避免受制于人,生產、運送、安裝成本都降低了,利潤也就相對提高了。
元洲裝飾北京副總經理崔健介紹,合作品牌送貨不及時會耽誤工期,現場制作既不環保,質量也沒有保證。元洲自己出產木門,在為業主提供更優服務的同時提升了品牌的整體效應,同時實現了利潤的多點支撐。而東易日盛裝飾主推的有機整體家裝是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生產木門就是為了滿足有機整體需求,根據設計風格來搭配合適的木門,可保證整體的裝修效果和質量。
圣點裝飾董事長李建更是直言木門是自己的驕傲。"企業沒有實實在在的產品,沒有精品,就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另外,一個好的實體產品還可以拉升裝飾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經過幾年的努力,凱撒大帝木門已經躋身全國一線品牌,也有越來越大的人因它而認識了圣點。"而實創裝飾也有自己不同的解釋,巴赫曼總經理蘭雨東稱,自主生產木門可以實現從工廠到客戶中間零附加的狀態。少了流通環節的加價,不但節約了公司的成本而且使業主得到了最大的實惠。"在市場上買到的層層加價后一千多元的門和他們直接送到家的同等價格的門,品質肯定是有差別的"。
生存之道 質量為首
暫不論各公司的初衷是什么,要消費者掏腰包,最重要的還是產品質量。記者了解到,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裝飾公司的木門產品確實已經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
崔健介紹,元洲的木門生產,從源頭開始保證引進材料的質量和環保性,目前大概70%―80%的內部客戶會選擇他們的產品。實創的巴赫曼品牌,在經歷了幾年的摸索后,也形成了嚴格的質量標準,目前不但滿足實創內部的需要,還在全國設有50家左右的門店,去年產值達到1200萬。圣點的凱撒大帝品牌,更是舉行了"砸門"和"聞門"兩個活動以證明其質量和環保性,其年銷量可達到6萬-8萬套。
但是,在質量得到保證的同時,裝飾公司的木門生產也暴露了一些問題。輕舟裝飾北京副總經理金波表示,業主對產品的不滿意主要集中在設計不夠多樣,不能完全滿足家裝需要和工人安裝不到位兩個問題上。此外,崔健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由此看來,裝飾公司的木門產品離完全成熟還有一段距離。
擴張需要扎實基礎
那么,裝飾公司對于各自木門產業的未來發展又是怎樣打算的呢?
金波表示,輕舟的木門遲早會推向外部市場,但不是現在。因為要推出一個品牌會涉及設計、生產、銷售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只有這些環節都準備得萬無一失后,他們才會考慮將產品推出去。而元洲則相對激進,他們正在為木門申請注冊商標,準備獨立銷售,"木門、櫥柜等產品將產業化,成為集團下的一個子體系"。至于巴赫曼,本身就是一個自主品牌,實創裝飾僅僅是它的一個客戶。在滿足內部需求外,巴赫曼將在2011年繼續向全國擴展,將店面再增加100個。因為他們認為,只在企業內部運作,而不經歷市場的考驗和磨合,會跟不上潮流而逐漸被淘汰。
李建介紹,凱撒大帝木門會繼續增加門店和加盟商,但又不能擴張得過快以防影響品質。另外,他表示在裝修市場慘淡的今天,木門產業的成功也成了裝飾公司的經濟后盾。再有,基于凱撒大帝木業的成功,他可能會考慮將圣點裝飾逐漸變為副業,走一條實體產品帶動家裝品牌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