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20年全國“兩會”正式進入倒計時,“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指出,建立和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調整完善地方稅稅制,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穩步擴大地方稅管理權。
事實上,2019年3月份,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然表示,“要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從去年的“穩步”到今年的“穩妥”,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是,也為今年的房地產稅立法工作定了調。
從字面意思來看,“穩步”是代表有步驟的實施,已經明確了要實施;而“穩妥”,是穩當可靠的意思,相比“穩步”明顯弱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穩妥”也表明,房地產稅不會立馬落地,大概率在3年內不會落地。
事實上,人大立法遵循固定的程序,即提案、審議、表決、公布,這中間也需要反復討論、修改,才能正式得以頒布和實施。此外,房地產稅的必要前提是不動產登記工作的完成和聯網,目前,不動產登記等還未全面完成,所以房地產稅在短期內或難以出臺。
雖然房地產稅在短期內仍將“穩妥推進”,不會“立竿見影”,但是,房地產稅常常被比喻為懸在我國樓市上空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房地產稅全面落地對中國樓市將帶來全面影響。鑒于此,我國此前以試點城市的方式來試水房地產稅。
目前,我國房地產稅征收的兩個試點城市為上海和重慶。上海是按照新購住房來征收,存量住房暫不征稅,免征點是60平方米/人,按照居住人口而非套數計算,適應稅率為0.4%-0.6%。而重慶版本則側重征收高端住宅的房產稅,征稅標準線是“個人新購住房高于主城新建商品房均價兩倍的房子”,稅率為0.5%-1.2%。
可見,上述兩個試點城市,房產稅征收范圍都有限制。而從實施效果來看,兩地的試點對房價影響并不大,且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貢獻也有限。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上海及重慶試點房產稅的前3個月,兩市住宅成交量分別下降46%和26%,而后房地產稅對市場的影響逐漸減少,也并未遏制住上海和重慶的房價上漲的勢頭。
事實上,房地產稅立法并不容易,其難度主要在于對房地產稅開征的經濟社會影響的判斷,同時也涉及財稅體系的重新梳理,以及社會財富分配和個人利益問題。
在房地產稅征收之前,許多問題需要提前厘清。例如,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收研究所所長任強日前就曾表示,在討論是否開征房地產稅前,一定要首先明確,討論的是以“調節”為目的的“窄稅基”房地產稅,還是以“取得財政收入”為目的的“寬稅基”房地產稅。
此外,還需慎重考量房地產稅的征收范圍,是針對增量還是擴展至存量,是覆蓋新購房人群還是只是針對高端住宅,稅率如何制定?同時,也需明確怎么界定免征群體,地方政府如何因地制宜等。
因此,作為房地產長效機制的組成部分,房地產稅牽一發而動全身,更需要在全盤考量的基礎上,輔之以地方的實際情況,客觀上也要求穩妥推進,不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