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都為重點發展地區的西部家具產業 區,是全國五大產業基地、四大流通基地之一,并坐穩了全國家具 業界第三把交椅。改革以來,成都家具 產業已經實現了從個體手工業生產到工業化生產、再到企業自發相對聚集發展的過程,并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板式家具生產基地。
當前,成都家具產業面臨著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梯度轉移的重大發展機遇。
如何讓西部家具產業區把握住良好機遇,在競爭中取勝,全面提升成都家具產業在全國的競爭力與地位?成都政府將家具行業列為支柱型產業,以打造“中國西部家具之都”為目標,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進家具產業集群集約發展,提升中西部家具商貿中心地位。
自發形成的產業集群地“112”格局
成都市自發形成的家具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新都區、錦江區、武侯區、雙流縣、崇州市、彭州市、溫江區等七個區(市)縣,然而,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原先的發展格局逐漸表現出諸多問題,如:總體來看,產業分布太廣,聚集度不夠,難以形成大規模產業聚集效應;有的產業區位于城市中心,其發展受到城市用地和區域功能轉變的限制;有的產業區功能定位不明確、布局不合理、產業鏈不完善,未能形成高品質的區域品牌;等等。
為進一步積極引導和促進家具產業集群發展,成都市出臺了《成都市家具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08-2017年)》,根據該規劃,成都將投資約100多億元人民幣,在空間布局上形成“一核心一基地二點”的“112”格局,到2010年產值達到350億元以上,出口型企業爭取達到30戶。
“一核心”,以新都區為家具產業集群發展核心區。
“一基地”,以崇州市為家具產業集群發展基地。
“二點”,推進兩個具有一定產業與土地比較優勢的重點家具產業園區發展:成都家具產業(彭州)工業點、邛崍市羊安鎮家具工業點。
經過成都市政府對產業發展規劃的調整,新都將打造為家具產業集群的核心發展區,主要承接錦江區、武侯區、雙流縣大部份企業的配套轉移和本地企業擴張,隨后還要強化對優勢沿海企業的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