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一直以門禁產品為生產制造大宗,而其門禁市場也較其他亞洲地區發展成熟,而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東南亞的門禁市場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又將如何變化?本篇將提供讀者概略的解答。
東南亞市場起飛
在金融風暴之后,東南亞各國政府為重振經濟,開始大刀闊斧進行產業結構、企業重整以及金融重建,并釋出大量公共工程,以提振產業經濟、搶救大型企業,經過3年多來的努力,東南亞各國經濟已漸由谷底攀升,其回升速度之快令全球瞠目,因而使國際大廠轉投資進入東南亞市場。
根據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ound,國際貨幣基金)針對世界主要國家2001年~2002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顯示,2002年東南亞各國經濟成長幅度普遍高于歐美地區及東北亞國家約1%~2%。顯示東南亞市場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其中更以越南市場前景最為看好,居全東南亞國家之冠,預測2002年成長值可達4.8%,其它依次為印尼的3.5%,菲律賓的3.2%,泰國的2.0%,新加坡的1.2%以及香港的1.0%。
此外,自1992年成立的AFTA(Asean Free Trade Area,東南亞自由貿易區)亦帶動了東南亞地區國家經濟成長。組織中各國享有共同有效優惠關稅(CEPT),此舉不僅擴大東南亞區域間的合作關系,并提供該區域對外貿易的談判籌碼,連帶提升東南亞各國經濟成長。Elid公司總經理Dr. C. M. Wong表示,「由于AFTA的成立使得會員國之間的貿易關稅逐漸取消,可以預見亞洲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將會更加頻繁」。
干擾市場發展主因
由于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干擾,使得市場波動幅度較大,進而影響外資投入意愿。一般而言,美、日經濟波動以及政治因素對東南亞市場影響最大,若美元或日圓貶值,便會立即對東南亞股市產生效應。
1.美、日經濟波動
由于東南亞各國多以美、日為主要的出口地區,因此美、日經濟情況例如匯率、幣值或股市交易等,皆會對東南亞國家造成直接沖擊,另外,東南亞國家的大型企業多為跨國集團,或是外商投資企業,資金主要來自美國及日本,一旦發生融資問題,極為可能演變成另一次金融危機。
2.政治因素
目前,東南亞地區除新加坡外,多半存在種族沖突或政黨爭權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將使社會秩序紊亂、政局動蕩不安,造成內部經濟停滯不前甚或衰退。有廠商表示,以印尼及菲律賓來說,當地政局不穩定,將使得投資者裹足不前,抱持觀望的態度。
此外,為度過全球性景氣低迷,跨國企業紛紛裁員,使得失業率不斷上升,M-Smart公司總經理Wishing Ng表示,「自2000年底亞洲經濟衰退至今,從未見過像2001年如此多的失業人口,而這種情形并非導因于911事件,事實上,許多跨國企業在911事件之前即有裁員的動作」。對東南亞國家而言,失業率日漸攀升,將導致更嚴重的社會問題。然而,911事件亦對安防產品的銷售帶來正面效果,因為各國政府更加重視安防建設,帶來更多的商機。CASS Technology公司市場經理Sy Bong認為:「911事件之后門禁產品更受重視,并普遍為人接受」。
總體來說,東南亞市場發展潛力仍大,未來市場情況難以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