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美國商務部調查問卷A卷,讓廈門喜盈門家具制品有限公司外銷部經理鄭東琦忙得不可開交。9月10日之前,就可以把問卷交給其委托的美國律師,踏上對美國反傾銷的應訴之路了。
鄭東琦所做的這一切,緣于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家具木制臥床產品做出的反傾銷調查,今年6月19日,美國初裁決定對100多家中國家具企業課以4.9%到198.08%的反傾銷稅率。
“雖然最終裁決還要等到11月,但我們可以預計中國家具出口美國的稅率將提高。”廈門反傾銷咨詢服務中心主任何勇介紹說,一旦反傾銷成立,受影響的是國內整個木制家具行業,廈門企業也“難逃此劫”。
喜盈門 因一件樣品被列入“黑名單”
“我們只向美國出口一件樣品,就成為美國的重點調查對象。”在卷入此次反傾銷旋渦的135家木制臥房家具制造商中,喜盈門出人意料也被列入“黑名單”,成為廈門惟一一家重點調查對象。
據了解,喜盈門在國內業界算得上龍頭企業,出口市場多集中在歐洲、日本等地,從去年開始把目光盯上了美國。對美國的行為,鄭東琦并不感到奇怪,稱“美國正是看中了喜盈門的實力,并預料到喜盈門將進軍美國市場,所以在出樣品時,就把喜盈門列入了調查對象。”“雖然被列入調查對象,但喜盈門并未收到美國商務部的相關通知文件”。針對有媒體報道“喜盈門未應訴,并被課以高達198.08%的懲罰性稅率”一事,鄭東琦特別作出以上的解釋,認為“課以198.08%的稅率”之說純屬無中生有,他表示,喜盈門不會舍棄美國家具市場這塊大蛋糕,“目前正在和香港家具協會聯系溝通,并專門聘請了美國律師進行應訴,調查問卷已快填好。”
涌泉 主動應訴取得相對理想的稅率
美國掀起的這場“狂風暴雨”,幾乎澆滅了中國家具企業進軍美國市場的所有熱情。相關資料顯示,國內已有超過95%以上的家具企業被迫暫時停止了對美國市場的出口。
也有例外,廈門涌泉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涌泉是一家科工貿、外向型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是廈門出口美國木制家具數量較大的生產廠家。公司副總經理連小強表示,美國市場的銷售量已占公司出口的60%以上。
涌泉并未列入美國商務部的調查名單之內。“不過,我們主動找上門去應訴了。”連小強介紹說,涌泉是廈門第一批參與應訴的企業,他們委托國內較為知名的北京金誠律師事務所進行應訴。
“涌泉這次應訴取得了一個相對理想的稅率”,負責涌泉應訴的周律師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在中國100多家應訴的企業中,7家規模較大的家具企業獲得獨立關稅,涌泉獲得平均關稅10.92%。其他沒有應訴的,或答卷未被美國商務部接受的,將被課以高達198.08%的懲罰性關稅。周律師強調說,“只要你應訴,就有希望,不參加應訴,就等于自動放棄了苦心經營的這個市場。”
錫華 成本再高我們還是要應訴
占地面積達4萬多畝的錫華木業有限公司,是今年6月才成立的木制家具公司,正準備前往美國市場大干一番,不料恰好趕上美國“發難”。公司副經理林志明不得不改變策略,掉頭轉向日本市場。林志明表示,錫華已經在著手準備相關材料,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應訴。
據周律師介紹,第一次應訴后裁決的結果稱為“原審”,比如涌泉在原審中獲得了10.92%的平均關稅。“但原審結果只能維持15個月,15個月過后,美國商務部每年會對企業進行一次行政復審,這樣要持續5年。”行政復審與原審不同的是,企業除了填寫美國商務部的A卷(企業基本信息)外,還必須接受C卷(銷售卷)、D卷(成本卷)的調查,甚至現場調查核實。這樣的話,企業參加應訴的成本、精力、時間將大大高于原審。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應訴。”如此艱難的應訴過程,并未嚇退錫華。林志明認為,從長遠來看,只有積極應訴,才能贏得市場的競爭優勢。
這是我國加入WTO以來涉案金額最大的一次反傾銷調查。姑且不去討論這次反傾銷的涉案金額,看看這次反傾銷的連鎖反應。
如果此次的反傾銷得不到較好的解決,美國家具界的其他產品很可能效法,針對其他類型中國家具的反傾銷的決定很可能會接踵而至。其他國家因擔心中國產品的大量流入,也會采用同樣的反傾銷法律手段進行預防。這種連鎖反應很可能直接導致中國木制家具出口市場的全球受阻。
相關背景
2003年10月,32家美國木制臥室家具制造商聯名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家具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04年1月,就美國同類行業是否因為中國的進口受到實質傷害,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肯定的初裁結果。2004年2月,美國商務部公布7家強制調查企業名單。2004年6月,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100多家中國家具企業課以4.9%到198.08%的反傾銷稅率。2004年11月,美國商務部將公布終裁決定。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