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場變化和多種因素的制約,以外銷為主的東莞企業也開始悄然轉向,紛紛搶灘內銷市場,這在第19屆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表現得尤為搶眼,不少企業都試圖以中國元素敲開中國內銷市場的大門。
對此,有關專業人士認為,在家具消費市場整體格局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內銷市場不僅前景廣闊而且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中小型家具企業可為大企業配套生產贏得生存。
外銷生意不好做出口量增速放緩
在本屆展覽會上,據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賈文清透露,去年全國家具生產總值達到了5400億元,出口家具226.17億美元,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 29.5%。受人民幣增值的影響,總體呈現出“質提量升”的局面,但實木家具的出口量由占總量的33%下降至29%,外銷市場已不是太景氣了。
賈文清分析認為,因原材料、石油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加上國際上對中國家具實行反傾銷和加強貿易壁壘,以及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今年家具出口量雖可能繼續增長但增速將放緩,外銷生意已不是太好做,從而使得家具行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賈文清表示,按照業內規律,我國國民經濟若增長8個百分點,家具行業的增速將在20%左右,連續幾年都呈現出這樣的狀況。而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的市場需求依然龐大,因此家具企業只要把握好方向,未來的市場前景依然廣闊。
外銷企業轉向搶占內銷市場
和以往幾屆展覽會有所不同,曾以外銷為主的家具企業在本次展會上已開始扭轉方向盤了:除少數幾家企業注明只做外銷外,大多數企業均向國內采購商敞開了大門,其整個布展也洋溢著濃濃的中國味。
據記者了解,大嶺山鎮部分純做外銷的家具企業早在去年便開始亮相名家具展。而今年,對美國家具出口最大的臺升集團也首次參展,并布置了龐大的展位。該集團有關負責人透露,美國家具業連續兩年不景氣,搶占國內市場已在其集團計劃之中,去年8月該集團已在杭州開設了國內第一家專業賣場,預計在2020年前將在國內開設百余家門店。
耀邦家具事業部營銷總監俞強稱,以前做外銷時產品比較單一,一年下來就只做幾十個產品,但在做內銷時要求產品系列變化較多,這需要企業去研發更多產品以適應國內市場的需要,因此將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但對內銷市場我們十分看好。”
家具融入“中國元素”巧妙創新
來自名家具展組委會的統計顯示,上一屆名家具展上,已有30多家企業的產品表現出“中國味”,而本屆展會則有近百家企業在自己的創新產品中融入了中國元素,占全部參展企業的15%左右。
同時,在風格流派上也呈現出多樣性,如皇朝、華日、大鵬、華升、華偉等便將現代家具與中國元素融合,鏡威則將美式家具與中國元素融合,美佳主要將田園風格家具與中國元素巧妙結合,而榮麟世佳則將東南亞元素、西亞元素與中國元素完美融合,從而為家具業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中國創造”局面。
據名家居俱樂部副秘書長王獵介紹,友聯身為中式家具的老品牌,在繼承與發揚中國家具工藝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也開始汲取國外經驗融入現代意識,旨在國內拓展更加廣闊的市場。而以美式古典家具為主的鏡威集團,首次參展便選擇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并融入了大量的紅色元素。
“歐式古典家具風靡國內大江南北,而北方流行的漢唐風格在家具市場反響都很好”,俞強認為,“這證明民族的才是世界最好的,這也是家具企業猛推中國元素的原因所在”。
中小企業可從配套生產中求生存
“根據2004年的統計,全國的家具企業為25337家,其中民企占72%,外資為10%左右”,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賈文清表示,包括一些中小企業在內,目前全國的家具企業估計在10萬家以上,因此家具行業的競爭已十分激烈,“尤其是在一些具有品牌和勢力的大型家具企業介入內銷市場以后。”
他認為,大企業是整個行業發展的火車頭,隨著市場格局變化以后,一些中小型企業可能在轉型過程中被淘汰,但小企業大可不必盲目跟風,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或尋求為大企業配套生產,也許能站穩腳跟從而贏得生存。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