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漲價,利潤壓縮
眾多品牌紛紛崛起,使木門材料市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木門是資源性產品,離不開原木、坯料、木皮等原材料,隨著國際監督查緝力度的加強,森林認證的加快,原材料短缺,短期內原材料緊張的情況不會得到改善,價格將紛紛上漲,產品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市場經濟的優質優價,只是合理利潤的空間游蕩。
出口逐漸擴大、增長
我國的木門行業從復蘇走向發展,并很快再次攀上鼎盛高峰。雖然我國木門的出口,現仍然處在起步階段,但存在著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前景。我國木門企業重視提高產品質量,不斷追求高檔位、高品質、高品味的產品。無論從產品質量和款式上都將得到新的飛躍,完全可以與國際上品牌居室門媲美。隨著部分發達國家的經濟逐步回暖,采購勢頭將日益旺盛,而木門企業對外開發力度的加大,更將促進出口逐漸擴大、增長。
營銷服務日趨完善
為了提升品牌,提高綜合競爭力,各種木門品牌紛紛施展形形式式、層出不窮的營銷手段和策劃手段,目的也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比如,門店裝飾的更人文化,營銷品導購更專業化,環保理念更深入化,營銷活動更現代化和信息化,利用現代技術與手段,對高要求、高品味、高消費客戶群提供個性化、全方位整體服務。不斷汲取國外知名品牌的營銷服務技巧、產品策劃等方面的奇特過人之處,完善自身營銷服務理念。
實現門業國際化進程
根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社會的木門年需求量已超過2.6億平方米,市場總額已超過730億元。所以,木門在國內外是擁有無限增長空間的。
中國門企上規模的較少,管理水平與國際化接軌尚有很大差距,部分企業的廠房、設備落后,行業管理人員缺乏前沿性。幸運的是門企基本上都客觀認識到木門市場的需求空間和企業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他們正在積極地學人所長補己之短,在依托自身龐大的人力資源和原料資源的同時,加快企業的品牌化進程,為產品注入新鮮的文化血液、先進的管理理念、機械化的工廠技術、創新型的研發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從根本上實現中國門業的國際化進程。
踏上品牌建設道路
深度的研究調查表明,現代意義的品牌,已經悄然演變成消費者對產品的全部體驗。品牌已經不再是某種標志和符號,它是品質保障的徽章,更是一種心理感受,是產品、服務、文化的共同支撐。
做品牌的目的只有兩個,第一規避直接的競爭,第二是提升我們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溢價。市場日益融合,全國正在一體化,企業必須放眼全國進行市場搶奪方能適應大環境。從區域走向全國就必須要求門企在拓展渠道的同時,也要著重抓品牌建設,當品牌建設累積到一定階段,就會有“溢出效應”,從而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市場銷路和現金流。
走向規范化、標準化
由于木門行業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木門企業進入現代產業生產之后,就被標準的瓶頸卡住了。沒有行業標準直接導致了產品良莠不齊,市場魚龍混雜,企業拿不出相關部門頒發的證書或參考標準來證明其質量,消費者很難判斷品牌的好壞。
但是近兩年,國家已經出臺了《木質門》、《防火門 》以及《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木質門和鋼質門》等標準。中國木材流通協會認為,只有制定出適應當今木門整體組裝出廠的特點和便于規模生產要求的統一技術要求,才能使產品有可靠的質量保證。企業要想生存就必須由不規范走向規范。標準的出臺從表面上看,是對企業的要求嚴了,但實際上,企業將會因此獲得更快的發展。隨著國家相關標準相繼出臺,意味著木門行業開始進入旺盛發展期,并且逐步走向規范化、標準化。
結語:據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統計,國內木門行業年市場需求近期將超過600億元人民幣,并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由此可見未來的木門市場空間之巨大,前景之光明!雖然目前木門行業正在被迫進行一場行業大“洗牌”,但只要木門企業擺正心態,理清方向,在陰霾中要看到希望,相信濃云后面總會噴薄出眩目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