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榮獲重慶實力品牌 的12家企業分別是星星 、美心 、屋之巧、天鴻、尹氏、興源、川田、什木坊、美森耐、精佳、富安達、川王。記者有幸分別采訪到各企業的代表人,聽著他們暢談企業的制勝法寶,及企業未來前進的方向。
星星:瞄準市場新目標 木門 發展大機遇
制勝法寶: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室內套裝門生產企業,金融危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星星套裝門公司適時調整發展戰略,瞄準農村市場開發新產品,通過差異化經營,找到了新的增長點,確保了企業健康發展。也為解決農民工就業和開發農村市場、拉動農村消費作出了突出貢獻。08年的木門產量達到4.6個億。
老總支招:應該看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在09年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解決75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和240萬戶林區、墾區、煤礦等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問題。同樣二、三級市場是很大的,就川渝兩地就有6000多個鄉鎮。劉曉俊董事長說,就算每個鄉鎮每天只賣一套門,年產量也會翻一倍。企業應該多研發針對農民的產品,把產品的成本降下來,開發真正適合他們消費的產品,重點分析消費市場。
09目標:爭取突破5億。擴大生產規模,已有一個400多畝的在建工廠,云南水富也有工廠在籌備建設中,準備利用當地豐富的竹林資源為以后的生產做準備。
美心:產品結構多元化 用實力應對多變的競爭環境
制勝法寶:美心的門的種類非常多,企業起步比較早,經驗豐富。市場知名度很多。中美合資企業走國際化路線,出口產量較多,去年占到20%。
老總支招:重慶被授牌“中國套裝門之都”后,給重慶的木門行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重慶的木門企業應該借名借勢,抓好節點,用長遠的眼光布局企業的發展戰略。競爭環境復雜多變,但競爭并不可怕,企業一定要注重實力,在萬變的競爭環境中要有足夠的招數應對。不斷創新學習,規范生產與管理,企業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急于求進,多注重企業內功修煉。
09目標:保持勢頭,繼續前行
屋之巧:積極進取提高工藝
制勝法寶:11年來不斷總結經驗不斷進取,工藝水平很高。08年產量比07年同比增長60%。產品質量好、性價比高,深受全國廣大用戶的喜愛和信賴。被重慶市工商局評為“守合同重信用單位”,被行業協會評為“重慶市十佳木門”。
09目標:今年已推出了3個新產品,市場反響不錯。爭取實現09年產量實現50%的增長。營銷策略上注重發展郊縣經銷商,爭取09年新增100個銷售網店,擴大生產基地3倍。
天鴻: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
制勝法寶:在突破傳統制造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充分滿足了現代家居裝飾的諸多需求,集實用性、環保性、、裝飾性于一體。08年產量2000多萬。
09目標: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在管理、營銷方面都爭取創新,營銷上針對市場。新廠房積極建設中,準備擴大生產規模。
尹氏木業:木料進口特征明顯
制勝法寶:產品采用進口櫸木、印尼白木、馬來西亞白木等木料,并協以歐美風格進行生產;產品具有典雅,浪漫,堅固,穩定的特征。
09目標:穩中求進
興源:銷售定生產降低企業風險
制勝法寶:企業發展時間比較長,以銷售定產量,企業的風險性降低。
09目標:著手建立經銷商網絡,產品實現從工程門到民用門的轉向。
川田:產品和市場發展成熟
制勝法寶:注重經驗的積累,產品和市場的發展都比較成熟了,幾年來一直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好評。
09目標:穩中求進,為2010年開發新產品打下基礎。
什木坊:專利產品新工藝
制勝法寶:從2006年10月開始研制竹木復合套裝門技術,經過幾百次試驗,生產出高品質的竹木門產品,07年獲得國家專利。差異化產品的生產贏得了很大部分市場。08年產量6000多萬套。
09目標:繼續追求差異化經營,擴大生產規模。
美森耐:團隊凝聚力
制勝法寶:高密度模壓門,產品種類新穎,公司內部注重團隊建設。注重和經銷商溝通,優化營銷網絡。重視消費者提出的建議,積極改善。去年產量2200萬。
09目標:沖刺3000—5000萬。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進取。以積極樂觀和自信的心態來應對危機。
精佳木門:生產周期和管理取勝
制勝法寶:產品品質和生產周期取勝。在保證質量基礎上減少工序,將門的生產周期縮短為12—13天。注重技術和內部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員占到了整個員工人數的23%。
09目標:08年產量達到30萬,計劃09年增長30%。產品定位調整為中低端,在市場營銷上也注重縣級和以下城市。在營銷方面公司還會直接開發重點的終端市場,比如重慶、北京等作為試點。
富安門:為顧客服務
制勝法寶:08年產量1000萬套。以質量取勝,服務到家,盡力為顧客做力所能及的事。
09目標:今年爭取1200萬套。繼續做好質量、服務,注重新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對市場很有信心,看到政策扶持,木門行業的發展充滿希望。
川王:急客戶之所急
制勝法寶:12年的生產經驗,產品以中高檔為主定位明晰。客戶如有投訴,以24小時回復客戶,48小時上門的理念為消費者服務。去年產量2000萬多套
09目標:在中檔產品上下功夫,擴大產品結構,深化高檔產品,加強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