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家裝修中不可缺少的建材。近日陜西省質監局公布的抽查公告顯示,該省木門的總體合格率不足三成,其中大多數都是標識不合格,容易給消費者產生誤導。
為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于近期對木門的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企業55家,抽取樣品61批次,合格樣品17批次,不合格樣品44批次(其中標識不合格44批次,實物不合格7批次),總體合格率為27.9%,實物質量合格54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88.5%。抽查我省生產企業18家,樣品20批次,合格13批次,不合格的7批次中,實物質量不合格2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為90%。
此次抽查的木門產品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標志或包裝標識、樹種、甲醛釋放量等項目不合格。甲醛釋放量不合格4批,甲醛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是國家強制性標準限制的指標。
樹種不合格有兩種情況:
一是所用材料的樹種與明示標識的樹種不符,比如把橡膠木標識為橡木等。對于所用材料的樹種與明示標識的樹種不符的情況,是有意的假冒行為,欺騙了消費者。
二是所標識的樹種名稱在有關樹種名稱的標準及重要文獻中未見記載,也就是說有些品牌標識的樹種名稱是杜撰的。這些標識不明確不規范,都容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