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不知道大家對于玻璃膠與結構膠有何看法,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一種家裝常用的粘合劑,這兩者用途十分廣泛,構成了家裝建筑的必備產品,那么對于玻璃膠或結構膠的常見問題中大家了解多少?又是如何解決的?
1、中性瓷白膠為何會有變粉紅的現象?有些膠固化后一個星期又變回瓷白?
答:醇型的中性膠可能有這種現象出現,那是生產原料鈦鉻合物引起的。鈦鉻合物本身是紅色的,而膠的瓷白顏色是膠中的鈦白粉在起調色作用。但膠是有機物,而有機化學反應絕大多數都是可逆反應,還有副反應的產生。溫度恰好是引起這些反應的關鍵,溫度高了發生正反應使顏色有變化,但溫度降下來穩定以后反應又逆向進行,恢復原來的樣子。生產技術及配方掌握得好,應該可以避免此現象出現。
2、有些國產玻璃膠在施膠時出現的氣泡聲,是什么原因?
答:可能有三種原因:
一、分裝時技術不過關,膠瓶內混入了空氣;
二、少數黑心廠家故意不壓緊瓶底蓋,瓶中留有空氣卻給人以裝膠量充足的感覺;
三、有些國產膠由于不是百分百硅酮膠,其中增加的填充料會與玻璃膠包裝瓶的PE軟膠發生輕微化學反應,令膠瓶有脹大增高的現象出現,空間內留存的空氣滲入膠漿使之產生空隙,在施膠時就會打出氣泡聲。克服這種現象的有效方法是:換用硬瓶包裝,注意產品存放環境(30℃以下陰涼處)。
3、為什么夏天有的中性膠打在混凝土和金屬窗框的結合部位固化后會出現很多氣泡,而有的又不會?是不是質量的問題?為什么以前沒有類似現象?
答:很多品牌的中性膠都有過類似現象出現,經認真檢測和反復實驗確認并不是膠的質量問題。因為中性膠有醇型和酮肟型兩種,而醇型膠在固化過程中所含的甲醇會釋放出氣體(甲醇在50℃左右開始揮發),特別遇到太陽直射或高溫反應更強烈。另外混凝土和金屬窗框是很難透氣的,加上夏天溫、濕度都較高,固化會更快,膠釋放的氣體就只能從未完全固化的膠層中跑出來,固化的膠條上就會出現大小不一的氣泡。而酮肟型中性膠在固化過程中不會釋放出氣體,就不會產生氣泡。
但酮肟型中性膠的缺點是一旦技術、配方處理不好,冬天在固化過程中遇冷就有機會出現收縮龜裂現象,技術好,配方過關的就沒有此現象出現。當然酮肟型的中性膠價格比醇型稍貴。過去沒出現類似現象是因為過去建筑施工單位在這種地方用硅酮膠的很少,一般往往使用的是丙烯類的防水密封材料,因此硅酮中性膠起泡的現象不是很普遍;近年來逐漸廣泛采用硅酮類密封膠,這大大提高了工程質量檔次,但由于對材料特性不
了解以致于選材不當造成密封膠起泡現象。
解決此類問題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最慎重的做法是先做局部使用測試以觀察是否符合使用需要(一般施膠后的兩、三天就可以看到反應);
二、分清使用時間和基材類型,選擇恰當的中性膠使用:夏天選擇酮肟型,冬天選擇醇型;
三、保持施工表面潔凈、干燥;
四、夏天施膠時應避開高溫時段(35℃以上)和太陽直射,一般傍晚較合適;
五、類似工程可知會廠家技術人員跟蹤。
4、中性膠干膠后,表面有粉沫狀的東西,是什么原因?
答:一般有幾種情況:
(一)、膠條有粉化現象是膠的原材料選擇本身存在缺陷;
(二)、原料混合不均勻;
(三)、可能由于施工環境影響,灰塵比較多就容易吸附在膠表面而出現此情況。
5、浴室或廚房里常見玻璃膠變黃、發霉、變黑是什么原因?
答:浴室、廚房等地方往往潮濕、陰暗,玻璃膠會因此發霉而變黃、變黑,因此浴室里包括浴盆、浴缸、浴鏡以及管道等看得見的物件的粘接、密封、填縫等都需要注意。
6、為什么中性膠粘接有些鋁塑板、塑鋼門窗效果不好或粘不住?
答:此現象一般多出現在醇型中性膠上,因為鋁塑板、塑鋼門窗上的材料與醇型硅酮膠的相溶性不好,影響了粘接質量。遇到這種情況,建議用戶選用酮肟型中性膠,將大大降低此種情況的發生;如用戶選用醇型中性膠,應先用丙酮或二甲苯擦一下基材表面,待基材表面完全干后再行施膠;擦洗后的基材應在一小時內施工。因此,我們反復強調,由于基材材質的多樣性,用戶應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使用前對玻璃膠與基材間的相溶性做測試,以觀察是否符合使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