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月26日上午,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在南京長江之濱,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建筑工地上,工人冒雨施工,一片繁忙景象。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南京市建委消防審驗團隊當天現場觀摩,對裝配式消防泵房連連點贊。目前,該工程正在進行內外裝飾和機電安裝施工,計劃今年6月30日完工。屆時,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將成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南京新增的第一座地標性建筑。
進展
計劃3月底完成外幕墻安裝,室內室外一樣“層波疊浪”
由于是濱江大道靠長江處唯一的建筑物,開建之初,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項目就頗受關注。該項目位于江北新區核心區廣西梗大街與濱江大道交叉口,占地面積約131畝,總投資約50億元。從建筑功能上看,項目分為多功能區、會議宴會區、酒店和辦公區四大部分。其中,會議中心整體猶如一艘巨輪,配套酒店為單面設計,高33層,遠看薄薄的,就像揚起的風帆。這樣獨特的設計,使得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形如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輪,即將開啟新征程。
當天,大家一起觀看了項目建設視頻、裝配式消防泵房建設視頻。隨后,在施工方中建八局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項目部安裝生產經理張向順的引領下,觀摩一行人員進入會展中心內部參觀。沿著安全觀摩通道,記者來到會展中心的多功能廳。這個多功能廳面積9000平方米,廳內沒有一根立柱,10多臺曲臂車現場作業。據悉,最多的時候,有20多臺曲臂車同時在多功能廳內作業。
穿過多功能廳,是中央通廊。中央通廊是連接會展中心和配套酒店的通道。在這里,工人正在進行電焊作業,為了不讓下雨影響施工,上面用帆布撐起了“小雨傘”。據中建八局項目經理陳剛介紹,項目由美國建筑大師湯姆·梅恩匠心設計,整體造型靈感選自南宋畫家的著作《層波疊浪》。“目前,室外幕墻正在進行安裝,預計3月底完成,室內精裝也在進行。項目最大的特點是,整體建筑風格都保持著層波疊浪的設計理念。從室外幕墻的每個立面,都能看到層波疊浪的理念。到室內繼續能看到這種效果,比如中央通廊里太空艙的造型等等。”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除了9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該項目的會展中心還包括3000平方米大會議廳,2700平方米大宴會廳,750平方米會見廳,900平方米報告廳及各類大型會議室。春節期間,項目上共1800人留守施工,如今更是24小時輪班作業,按照6月30日完工的節點挺進。
亮點
裝配式消防泵房的安裝,工期由30天縮短至60小時
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這艘巨輪的運行,需要多重系統共同來保障。其中,消防就是重要的一塊。當天,南京市建委消防審驗團隊也重點觀摩了該項目的裝配式消防泵房。
在會展中心負一樓,觀摩人員來到了一間裝配式消防泵房。這里有消防轉輸泵、固定消防炮加壓泵、報警閥組等設備。據張向順介紹,該項目機電安裝工程由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安裝分公司承建,其消防泵房占地面積約為280平方米,設備包含3臺消防轉輸泵、3臺噴淋加壓泵、2臺室外消火栓加壓泵、2臺室內消火栓加壓泵、2臺固定消防炮加壓泵、7個報警閥組。泵房內管道采用法蘭連接其中最大管徑為DN350,總量共計480余米,共使用138個閥門,1495個溝槽配件。
據南京江北新區建交局工作人員介紹,消防泵房采用裝配式安裝,施工前對泵房進行三維掃描,準確分析土建結構尺寸,并根據采購的設備、構件外形實際尺寸信息完成模型的高精度調整,運用BIM技術在復雜緊湊的泵房里對各類管線設備進行模塊化拆分、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模組在加工廠進行預拼裝,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小裝配的累積誤差。基于BIM模型的高精度、可視化特點,將水泵、閥部件、管道、支吊架進行一體化整合設計,形成了6個泵組裝配單元和預制管組裝配單元。為保證各個單元模組在施工中精準定位,準確安裝,各單元均進行逐個編號并生成二維碼信息,施工人員通過編號與二維碼即可進行查看和安裝。
據悉,原本一間裝配式消防泵房,采用老的方法安裝需要30天的工期,而裝配式消防泵房將很多裝配工作前置,到現場安裝僅需60個小時就完成了,不僅高效,而且精準、節約成本。
據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項目部機電安裝項目經理王進軍介紹,整個項目計劃3月份送電,機房(包括空調機房、制冷機房、消防泵房等)總體完成80%,計劃3月底4月初進行單機調試,5月開始聯調聯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