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訊(記者趙磊通訊員詹京建)葉面施肥、生物除蟲、填充空洞、涂保護液……昨天,經過精確計算,門頭溝轄區內60株登記在冊的瀕危古樹獲得了區財政169萬元搶救性撥款。同時,該區古樹名木專款保護列入區財政年度常規撥款計劃,1270株古樹吃上“皇糧”。
門頭溝區轄區內古樹名木數量眾多。胸徑232厘米,冠幅達600平方米,有著1800年樹齡的本市銀杏王,就位于千年古剎西峰寺內。該區區志在冊的一級古樹有182株。其中,除國家文保單位潭柘寺、戒臺寺古白皮松、古油松群落外,在妙峰山鎮、雁翅鎮珠窩村、清水鎮百花山地區還分布有大量古樹。
日前,該區《古樹名木搶救復壯方案》已經通過了區長辦公會審議,分布在區內150多個單位和村莊的1270株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將列入區財政年度常規撥款計劃。瀕危古樹搶救工作已經啟動。記者從門頭溝林業局了解到,該區大部分古樹均未達到嚴重衰老期,而此次緊急施救的60株古樹名木,主要是由于樹體嚴重空洞后,長期缺水、抗病蟲害能力減弱以致老化加速的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