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經南安市第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南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南安十四五規劃》”)于2021年7月5日在南安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
據了解,《南安十四五規劃》”主要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福建省委、泉州市委及南安市委的戰略部署,明確今后一個時期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使之成為南安市今后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遵循。
現將《南安十四五規劃》中石材產業的發展基礎、發展定位、規劃目標等有關內容摘示如下:
1.發展基礎/
突出實業立市、轉型升級,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機械裝備、鞋服輕紡業向中高端邁進,獲批石材、水暖衛浴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石材產業入選省千億產業集群推進計劃,水暖廚衛產業入圍全國第四批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名單。
2.發展定位/
全球泛家居產研銷中心。鞏固南安石材在全球的引領地位,擴大石材全產業鏈核心優勢,發揮“南安人經濟”市場掌控優勢,打造世界石文化之都。以“泛家居”跨界融合為引領,融合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消防安防、家具家電、鞋服輕紡等傳統家居產品優勢,補齊科技創新和研發設計短板,推動產業鏈條、市場渠道的大融合和大重構,打造全球特色家居的標桿。
3.規劃目標/
產業升級取得新跨越。推進現代產業體系邁向中高端,鞏固壯大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機械裝備、電子信息、日用輕工五大制造業集群,實現石材陶瓷、機械裝備、日用輕工三大產業集群產值超千億,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優現代服務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0%。
4.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實施產業強鏈、建鏈、補鏈工程,做大做強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機械裝備、電子信息和日用輕工五大千億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至2025年工業產值突破5200億元。
石材陶瓷產業聚力打造全球石展示體驗中心,以水頭鎮為核心,統籌南翼三鎮的石材產業用地,合理布局石材總部商務區、核心展示區、加工集中區和物流配套區,培育壯大石業領軍企業。加速市場優勢向產業鏈優勢升維,對標世界頂級水準,對接國內工業互聯網和5G應用龍頭企業,建設石材工業互聯網平臺,規劃建設石材智能園等項目,聚焦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工藝升級、時尚品牌推廣、應用場景再造、營銷渠道延展,推動行業逐步向源頭控制、創意設計、展示體驗、工程應用、C端銷售、結算中心方向延展,鞏固南安世界級石材生產、交易、設計、體驗中心的地位。提高石粉碎石綜合利用,發展石材循環經濟。培育設計師和文創工作室,推動產業向石文化、高端運用方向攀升。至2025年石材陶瓷工業產值達到1400億元。
機械裝備產業聚力打造國家級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發展高端數控機床、磨床、加工中心等通用設備,提高石材加工、礦山開采、建筑機械、衛生用品等專用設備市場話語權。至2025年機械裝備工業產值達到1200億元。
5.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高端裝備。發揮傳統機械產業基礎優勢,引進高端數控機床、整裝機械、高端閥門等重大新興裝備領域產業項目,開展重大成套設備及數控系統、高端基礎件與新型傳感器、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機器人等研發應用,培育一批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企業,打造高端裝備產業集群。
數字經濟。主動融入福建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發展供應鏈金融平臺,打造石材結算中心和建筑產值回歸平臺。
6.做優現代服務產業/
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改造提升中國石材城、石材精品體驗營銷中心、大宗石材交易市場、泛家居集采交易中心、鄉賢經濟回流集聚區等園區平臺。辦好石博會、農訂會、水暖泵閥交易會、泛家居活動周、工程機械展、裝備博覽會等本土專業性展會,承接國際性、國家級和區域性行業展覽會,拓展半導體、高端裝備、臨空產業等專業市場展會。
7.現代化產業園區/
引入專業化園區運營商,高水平規劃建設高端裝備智造園、聯東U谷、海西再生資源園區、高端閥門產業園、石材機械輔料園、半導體輔料產業園、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園、消防器材產業園等高端小微產業園,以龍頭企業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推廣“可租、可售、可退出”標準廠房模式,重構小尺度產業社區空間功能和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暢通“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創業園區”科創孵化鏈條,打造一批“價值創新”園區。
深化招商引資工作機制,梳理各大產業基地、產業園區的土地空間,聚焦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機械裝備、日用輕工、電子信息5大支柱產業,展開全產業鏈統籌布局和產業鏈精準招商。引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和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形成區域產業發展的接續力量。
8.拓展雙循環新通道/
融入“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發揮南安古代海絲起點和著名僑鄉優勢,加速融入“一帶一路”全球產能合作體系,強化國內投資布局,打開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通道。促進經濟貿易往來,發揮石材、水暖衛浴國家級外貿轉型示范基地優勢,主動對接“絲路海運”“絲路飛翔”和“中歐班列”,積極參加沿線國家地區國際性展會和泉州品牌“境外行”“海絲行”系列展銷活動,放大本土專業展會外溢效應,打造“買全球、賣全球”超級平臺。
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非洲、歐盟等替代市場,重點擴大印度、意大利、伊朗、巴西、土耳其等市場份額,實現貿易多元化。布局全球產業鏈,以異地商會和海外商會為戰略節點,引導泛家居、建材陶瓷、機械裝備品牌企業在主要貿易、貿易特惠的國家地區和全國重要城市建設加工制造型、商貿物流型園區、飛地產業園,設立專業市場或投資建廠,布局國際國內營銷網絡和海外倉。實行“以僑引僑”“以僑引商”模式,布局建設僑商產業聚集區和海外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基地。引導企業抱團投資海外礦山資源,從荒料交易向礦山開采、石材加工、石材裝備制造等上下游延伸,提高采購議價能力,增強全球石材鏈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9.加速產城人文融合,提升城市競爭力/
水頭片區重點建設南翼新城核心區,加快水頭高速出口片區更新和門戶形象改造,全產業鏈提升石材產業能級,打造全球石展示體驗中心。
10.突出新基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發展工業互聯網。率先推動物聯網在智能物流領域的運用發展,推動石材、水暖、機械、鞋服等傳統優勢專業市場打造商情監測系統,形成行業景氣指數、價格指數等產業大數據模型。
11.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
持續開展石材、陶瓷、鑄造、印刷、制鞋等行業專項整治。全面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開展國土綠化美化行動。
12.構建現代文明體系/
以閩南文化的原真感召力筑牢文化自信。把閩南文化元素融入石材、家具等產品和服務中,打造新時代閩南產業文化,推動閩南優秀文化創新創造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