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光伏玻璃,亦稱“光電玻璃”。一種將太陽能光伏組件壓入,能夠利用太陽輻射發電,并具有相關電流引出裝置以及電纜的特種玻璃。由玻璃、太陽能電池片、膠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屬導線等組成。是一種最新穎的建筑用高科技玻璃產品。可承受風壓及較大的晝夜溫差變化。具有美觀、透光可控、節能發電且無需燃料,不產生廢氣,無余熱,無廢渣,無噪聲污染等優點。應用廣泛,如太陽能智能窗,太陽能涼亭和光伏玻璃建筑頂棚,以及光伏玻璃幕墻等。分晶體硅光伏玻璃和薄膜光伏玻璃兩大類,前者又分單晶硅和多晶硅兩類,常用作幕墻材料。
太陽能正在逐漸成為清潔能源的主流新能源,就目前技術而言,所有的太陽能電池都需要玻璃進行封裝,以來阻抗自然界如風,雨水,雪。冰雹等的破壞,在起到保護作用的同時又可以保證足夠的陽光透過率。光伏玻璃作為太陽能光電轉化系統的基片材料,其產業化從根本上推動了世界光伏產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放大。
光伏玻璃采用壓延法工藝進行生產,壓延法是利用壓延機將熔窯中出來的玻璃液成型,然后進入退火窯退火。玻璃成型后的特殊花型可增加光線的透過率。同時,光伏玻璃的特殊成分設計也能起到增加透光率的作用。目前行業內各家企業生產的光伏玻璃透光率多集中在91.5%左右,通過改善玻璃自身特性來進一步增強陽光透射的手段已經十分有限,在玻璃表面鍍制減反膜的方法能進一步提高玻璃的透光率約2%左右。目前經過鍍膜的光伏玻璃已經被光伏組件企業廣泛采用。玻璃鍍膜方面的技術和工藝主要包括減反膜的配方和鍍膜工藝。
我國光伏玻璃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光伏產品性價比全球最優,各環節產能規模全球第一。產業自給率也最強,基本上實現國產化(設備、零部件、原輔材、軟件系統、標準體系等等)。"十三五"期間,我國光伏各環節成本穩步下降,其中,多晶硅價格下降了24.9%,硅片、電池片、組件價格均下降了50%以上,系統價格下降了47.2%。麥肯錫一項全面對比中美創新實力的研究顯示,光伏是中國領先美國且具有極大(也是最大)競爭優勢的產業。
據統計,我國已有近20家光伏玻璃企業通過合資、并購、投資等方式在海外布局產能,主要集中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截至2019年底,我國在海外布局的電池片有效產能達到17GW(同比增加39.3%),組件有效產能達21GW(同比增加16.0%),海外布局向包括硅片、逆變器、光伏玻璃、背板、EVA、電站開發、運營服務等在內的全產業鏈擴展。
在政策支持、碳中和成為世界共識、光伏發電成本下降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國光伏產業有望將迎來高速發展。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產國,2019年光伏玻璃銷售額141.11億元,全球占比85%;光伏玻璃產量4.66億平方米,全球占比86%。
截止已公開數據,有13個省明確規劃了光伏建設體量,總容量196.94GW;有4個省明確規定了風光建設體量,總容量48GW;有2個省明確了“十四五”末期的光伏制造業收入;青海省雖然沒有規定具體建設體量,但光伏一直是其重點發展項目;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則把更多把注意力放在消納方面。
截至2020年末,全國光伏玻璃總產能達到29450t/d,相比2018年年初的21390t/d增長37%,年均增速11%。過去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信義光能、福萊特等市場份額居前的企業。
我國光伏玻璃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25343萬千瓦,2021年1-5月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26358萬千瓦,同比增長24.7%。
近年來,全球提倡能源綠色環保,新能源發電市場不斷推行,光伏發電量逐年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量達14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2021年1-5月我國太陽能發電量達69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
數據顯示,我國光伏玻璃銷售規模由2016年104.0億元增至2019年141.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7%。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光伏玻璃銷售規模可達165.5億元。
光伏玻璃行業未來展望
光伏玻璃行業將進入成本比拼階段,成本管控能力差的企業將面臨洗牌。2020年下半年由于光伏集中裝機、雙玻滲透率提升的原因,光伏玻璃價格一路上漲,部分企業價格最高漲至50元/㎡以上。2021年伊始,由于硅料漲價、光伏裝機緩慢以及光伏玻璃產能相繼釋放,3.2mm光伏玻璃價格回落至23元/㎡。根據我們的供需平衡測算,2022-2023年有較多光伏玻璃產能投產,供給大于需求,光伏玻璃價格或將繼續下探。光伏玻璃企業將面臨成本比拼的考驗,頭部企業在獲得合理的利潤率的水平上,其他企業或將面臨經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