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廠家應學會站在經銷商的角度考慮招商之道,而經銷商和直營商應學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銷售。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想他人所想,理解至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母親很喜歡帶著5 歲的女兒逛商店,可是每次女兒都不愿意去,母親覺得很奇怪。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帶開了,母親蹲下身子為孩子系鞋帶時,才突然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可怕景象:眼前晃動著的全是腿和胳膊。從此,即使是必須帶孩子去商店的時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這真是一位細心的、一位善于換位思考的母親。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門企招商其實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資源競標戰、利益博弈戰、信息角逐戰,想贏得戰爭的勝利,就要理性地認清自己的優勢是什么、不足在哪里,并據此揚長避短找合作伙伴。另外,還要有知人之智,準確地掌握對方的需求是什么、顧慮在哪里,從而有的放矢作出承諾。換位思考既是招商方式的創新,更是招商理念的轉變。有了這種創新和轉變,就能夠既重視對方,又不輕視自己;既看準對方,又不看錯自己;既厚待對方,又不虧待自己。甜言蜜語、小恩小惠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只有現實的、長遠的、可觀的投資收益,才是打動經銷商的關鍵所在。
讓經銷商“一步到位”
在今年下半年,廈門建材市場固有格局將被打破,紅星美凱龍與喜盈門將先后開業。由于這兩大賣場在全國的品牌影響力較強,所以在進駐廈門之際,引起了建材商家的格外關注和熱寵。針對這兩大建材市場前期的招商情況來看,商家趨之若鶩,競爭非常激烈。但由于門檻設置較高,再加上門區的總體規劃面積有限,導致許多小品牌門類廠商不得不被排擠出局。許多建材商為了進駐紅星美凱龍與喜盈門,真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據悉有人曾經為了進駐這兩大建材市場,將公關活動做到了極致,甚至有人請到了省市高層領導從中斡旋。
從這兩大建材市場在廈門的進駐所引發的轟動效應,足以看出門企品牌的殺傷力,品牌實力的強弱在這一刻顯得尤為關鍵。品牌實力強的廠家和經銷商,進駐很容易,而與此相反,品牌實力弱的廠家和經銷商,在這一刻只能望塵莫及。
而對于經銷商的這一類煩惱和困難,有些廠家就看到了,通過“換位思考”出臺了解決之道,比如金寶藝。作為廈門原行業的領軍品牌,金寶藝目前已經與紅星美凱龍結成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部跟進紅星美凱龍在全國的連鎖店,搶占了非常好的先機。
據悉,紅星美凱龍僅今年下半年即將開業的就有30多家,金寶藝在全面進駐之后再通過招商活動將這些店面再過戶給經銷商。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典型的“換位思考”招商策略。經銷商在認定合作之后,省了太多麻煩,水到渠成,直接經營。經銷商通過這種方式的加盟,不僅很容易地進駐紅星美凱龍這樣的強勢大賣場,也不用費盡心機爭奪店面的上等位置,同時還省了店面的裝修,只需要經銷商用心銷售產品就行了,省心又省事。
讓經銷商“信心十足”
經銷商之所以選擇做某個品牌,看中的是該品牌能否帶給他利益,以及其潛在利益有多大。筆者接觸過的門類經銷商非常多,通過對他們的了解,認為經銷商的心思其實并不復雜。注重品牌的經銷商熱衷于爭奪一線品牌的代理權,注重產品的經銷商對市場的反應度非常敏感,他們熱衷于尋找市場反應良好的產品,對區域市場了如指掌的經銷商會選擇在當地趨于成熟、銷售較好的同類產品。當然廠家的規模大小、品牌強弱、發展潛力等都是其最基本的考核點。
結合廈門門企最近幾年的發展來看,企業在重樹經銷商信心方面進步非常大。就在幾年前,廈門諸多門企還和櫥柜企業一樣,不是很注重工廠形象,大多數工廠小而亂,但由于對產品本身很注重,銷售方面通過直營店在當地做得非常好。這也同樣很吸引外地的經銷商,但是經銷商過來考察,產品方面雖然無可挑剔,但一走進工廠就信心全無了。門企自身通過招商廣告和參加展會,吸引了非常多的意向經銷商,但真正達成合作的卻少之又少,真正的原因就是工廠形象讓人不太放心。但這兩年以來,廈門諸多品牌門企在這一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島內到島外,從破舊的小工廠到規模擴大數倍的新工廠,再加門窗商會的整合,眼下廈門門企的綜合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廈門門窗業商會成立剛剛一周年,陸續加入的會員單位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了80家,這足以顯示出廈門門業良好的集群發展態勢。組建商會之后,各會員企業通過彼此間的深入了解,集思廣義,抱團發展。形成了一種良性的競爭格局。當企業看到別人的產品做得好,自己如果不努力做好就會覺得不好意思;看到別人的工廠嶄新而又現代化,自己就會努力發展以求更新;看到別人的市場和品牌越做越大,就會催促自身不斷進步。
門企自身應該首先把自己設想成“經銷商”,然后再細細揣摩自身所要努力的方向。廈門門業的核心優勢就是產品本身,無論是原木門還是鋼質門,在這一領域都非常領先。產品優勢給經銷商帶來足夠的信心,但營銷管理、品牌影響等諸多領域迫切需要提升,僅僅只有單科成績優異,根本不能保證金榜題名。
讓經銷商“找得到你”
筆者作為《居舍·中國門窗》駐廈門人員,對廈門門業非常熟悉,多年來一直見證著廈門之門的快速發展。最近接到過不少外地經銷商的咨詢電話,大多是想真正了解“廈門之門”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也備感欣慰。比如前幾天就陸續接到過浙江、江蘇、湖北等地經銷商的多個電話,大家的問題幾乎一樣,“想了解像金寶藝這樣的原木門,在廈門還有哪些同類品牌做得不錯?”這樣的問題,對于廈門門企來說應該感到無比自豪。這充分說明外地的經銷商正在關注廈門門企。事實上廈門原木門的同類品牌已經非常多了,只是走出去的不多,品牌知名度高的也不多。站在經銷商的角度,我們在此要換位思考,“經銷商已經在關注我們了,要想辦法讓他們找到我們。”前些日子,廈門門窗業商會召開了“廈門之門”發展研討會。廈門市總商會黨組書記蔡良涯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商會20多個骨干會員參加了會議。會上,骨干企業代表踴躍發言,對廈門門窗行業的現狀、問題和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認為,廈門生產的原木門和都以高質量、高檔次領先全國,但在全國市場上認知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廈門門窗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很低,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沒有龍頭企業在全國叫響。大家一致認為,未來的競爭遠不是企業與企業、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競爭,而是地區與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在產業鏈上的競爭。過去那種關起門來各自為戰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形勢的發展,大家必須攜起手來,抱起團來,合力把“廈門之門”這一城市產業品牌推銷出去,使廈門盡快成為我國又一個重要的門業生產基地。
蔡良涯認真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他深有感觸地說,在金華、麗水這種交通、資源均無優勢的地方,卻能產生全國最優秀的門企,永康的經驗確實值得廈門門企好好學習。廈門門窗企業應學習浙江企業敢于爭先、敢于創新、規模發展的先進經驗,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打造屬于廈門的知名門業品牌。他最后給大家寄予了四點希望,一是廈門門企要走團結路線,分工合作,每個企業都要力爭做專做精,把產能提上去;二是要走出廈門,走出福建,把眼光放在全國乃至世界市場,以廈門門窗業商會集體名義外出開拓市場,展示廈門門窗實力,打造“廈門之門”這塊金字品牌;三是廈門門窗業商會可以嘗試吸收一些地產企業參與,將門窗行業與房地產行業緊密聯系起來,產業聯盟有利于廈門企業的共同發展;四是與全國性門業商協會緊密聯系,尋求支持,為廈門爭取“全國門業生產基地”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