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數字化在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同時,也為企業制定整體產業發展戰略提供了更為優化的決策依據。進入數字化時代,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建筑業也開始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供應鏈為突破口,推動供應鏈的雙邊客戶轉型升級。
建設工程領域供應鏈數字化發展大有可為
“‘雙碳’目標的確定,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對建筑業來說意義尤為重大。”在近日召開的中國數字建筑峰會上,中國建筑防水協會副秘書長萬山青表示,建筑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卻位于信息化程度最低的行業之列。同時,建筑業也是碳排放的大戶,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40%。因此,建筑業的數字化發展及降碳減排大有可為。
供應鏈作為一種新戰略、新動能、新模式,一種軟實力,可以極大地改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式,改變產業發展方式,改變城市發展方式,改變企業發展方式。據預測,未來幾年內,數字化供應鏈的應用將可使企業運營成本降低30%以上、銷售精準度提高50%、庫存減少75%。建立數字化供應鏈,將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建筑企業之間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北京市建筑業聯合會建造師分會秘書長、北京華建益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國柱表示,供應鏈是當今最熱門的研究課題之一,對于企業的發展、經濟的進步起著關鍵的作用。
數字化可以貫穿于建筑行業的各個環節,對建筑企業而言,誰提前開啟了數字化模式,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在設計環節,數字化可以實現設計師與供應商的連接,設計方可以進行可視化設計在線選材,供應商可以實現品牌有效傳播,獲得早期商機,提前安排生產計劃;在成本管控環節,數字化可以實現成本預算與供應商的連接,基于項目總預算圈定品牌、廠家及材料品種;在施工環節,數字化可以幫助材料供應商根據施工進度進行按需生產,避免庫存積壓及浪費……數字化轉型增加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生產制造與生產服務之間的高效協同,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如今,供應鏈的數字化升級,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保障經營穩定性和安全性的第一要務,被寫在很多企業的日程上,成為企業發展布局的重要內容。
河北建筑業協會供應鏈分會副秘書長、數字采購專委會執行理事鐘亞介紹說,近年來,國內大型房地產企業已經開始建設自己的電商平臺,中建、中鐵、中鐵建等施工單位開始建設集采平臺,一些中小企業也開始將建立線上集中采購和供應鏈平臺作為工作重點,建筑行業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特別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很多線上直播、線上活動活躍起來,讓數字化更快地走進人們的生活,這也倒逼建筑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數字化轉型升級任重道遠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但落地和實踐卻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建筑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相對于其他行業還比較落后,很多企業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如何讓建筑數字化供應鏈在企業扎根,且不會輕易斷鏈,這也是很多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或在觀望中希望解決的問題。
“建筑行業數字化供應鏈在轉型過程中,也同樣會面臨運營效率低,成本控制難,綜合效益低、成效不夠突出等問題。”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達)數字供采事業部副總經理張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只有不斷完善數字化供應鏈才能跟上行業快速發展的節奏。
“根據我們多年的數字化轉型經驗,企業轉型的核心要素首先是改革的意識和決心。企業應該認清形勢,積極主動變革,而不是被動接受。”張琦說,供應鏈轉型不止涉及采購部門,與設計、造價等部門也息息相關。所以,企業內部要形成上下一致的改革決心,便于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其次,在數字化轉型的實際操作中,要兼顧組織與個體。組織的意愿需要個體來完成,需要各個層級去實施。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數字供采業務平臺,就要通過每個環節的精細化設計及服務,幫助個體提高效率,減輕各個層級的勞動量,提升勞動質量和效率。讓個體與組織同時受益,這才是改革成功的關鍵。
再次,數字化供應鏈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小步快跑,如果方案太龐大,周期過長,沒有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轉型的動力就會削弱。“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解決方案,深入每個環節,了解客戶的難點、堵點、痛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并且能夠盡快產生效果,讓用戶對改革充滿信心。
“對于建筑行業而言,搭建供應鏈平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其實目標很簡單,就是找到性價比最優的供應商。”張琦表示,建筑企業要“走出去”,需要在項目所在地找到與工程匹配的材料供應商。對于新的市場,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時間、精力和財力,但是如果利用第三方供采平臺,就可以減輕企業的負擔。
“專業的事情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張琦告訴記者,建筑材料供應商和采購一直以來都是廣聯達數字供采業務發展的根基。廣聯達在建筑行業深耕20年,積累了豐富的資源,擁有資深的運營團隊,在建材各個細分領域有專業化的分工,能夠提供專業化的咨詢和服務。“同時,我們還利用數字供應商庫的強大數據支撐和大數據匹配技術,將建材供應商資源數字化,根據客戶需求設置全面的信息標簽,支持多維度的特殊需求檢索,快速篩選出符合特定條件的供應商,為供采雙方提供線上精準對接服務,以第三方的視角,為客戶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解決方案,為工程建筑材料采購方與供應商之間搭建高效便捷的數字化平臺。”
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引擎
數字化供應鏈可實現建筑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的全體系新生態。未來,在新技術的加持下,數字化供應鏈將向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方向發展,成為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支撐、有效引擎。
目前,以數字化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尚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與問題。如何讓傳統的建筑業與數字化盡快碰撞出新的火花,加速建筑數字化供應鏈建設?
張琦提出了一個可以供行業參考的通用路徑。一是標準化。規劃建設企業內部供應鏈管理體系制度及業務標準。其中包括采購流程標準,供應商的選擇標準,戰略供應商的評定標準等。二是信息化。建立企業信息系統工具,實現生產物資構件化,業務流程數據化,合同及供應商管理信息化。三是在線化。基于“互聯網+”技術,實現供給端互動的在線化(線上+線下),需求智能匹配、在線化交易、一鍵式采購,自動化驗收等。四是平臺化。基于數字化技術打造鏈接各方的平臺,利用先進大數據算法,智能輔助決策,將企業供應鏈打造成價值創造中心。通過了這4個關口,企業就基本具備了數字化應用的前提基礎。
中國數字建筑峰會上,與會領導與專家也根據建筑數字化供應鏈的發展現狀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一是加快供應鏈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我國缺口430萬供應鏈專業人才,針對此情況,去年3月,教育部同意17所高校增設供應鏈管理專業,全國設置供應鏈管理本科專業的高校達到25所,但與美國143所高校有采購和供應鏈的專業相比,供應鏈人才隊伍建設差距較大。
二是加快關聯領域跨界合作。數字化為跨行業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機會。廣聯達與華為跨界聯合推出“基于華為云的數字建造”聯合解決方案就是很好的借鑒。數字建筑行業與通訊技術領域的兩個領軍企業將實現前沿技術與專業應用信息化在建設行業融合應用,幫助建筑企業提升效率、節省成本,為建設行業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和更有價值的增值服務。
三是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及建筑領域的行業協會等相關單位,能夠鼓勵并支持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這條路上進行探索,轉變思維方式,推動形成數字化創新環境。
四是希望宣傳建筑企業數字化供應鏈建設的成功案例。建筑行業要將率先求變的企業的成功經驗作為標桿,展示他們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中取得的成果,讓觀望中的企業看到實效,看到未來。
五是打造建筑領域供采的新生態。建筑領域成熟但不先進,在實際工作場景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等問題,希望行業企業能夠為打造建筑領域供采新生態貢獻力量,讓建筑行業成為綠色、高效、智慧的新型建筑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