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在今年初光伏玻璃大行情的帶動下,上半年很多涉足光伏玻璃的企業賺的盆滿缽滿,相比之下,秀強股份這家曾經的老牌光伏玻璃制造商的成績并不理想。今年上半年,秀強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15.86%。從2019年開始,秀強股份開始大幅縮減光伏玻璃業務,目前光伏玻璃占營收微乎其微,昔日大客戶協鑫集成、阿特斯從大客戶名單中消失,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同特斯拉的合作也未有下文,秀強股份僅表示“雙方簽署了保密協議,業務信息均為公告為準”。
光伏玻璃業務大幅縮減
8月13日,秀強股份發布2021年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4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5.86%。目前秀強股份已經退回以家電玻璃、廚電玻璃產品為主的產業格局,光伏玻璃占比很少。
2021年上半年,秀強股份未具體披露光伏玻璃的營收數據,但從側面來看,上半年家電玻璃的營收為6.36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大約在97.70%,光伏玻璃所占份額不會高。7月30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上,秀強股份的董秘回復投資者稱,“公司主營產品中包含光伏玻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玻璃等產品,但產銷量不大,不會對2021年業績產生重大影響?!?/p>
2010年之前,秀強股份就引入了光伏玻璃業務,經過多年發展,巔峰時期秀強股份的光伏玻璃營收占比接近兩成,產品主要供應給阿特斯、英利、中節能、保利協鑫等公司。2015-2016年,國內光伏巨頭阿特斯成為秀強股份的第三大客戶,2017-2018年,協鑫集成登上秀強股份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但在近幾年的大客戶名單中,已難尋光伏企業的蹤跡。
自2019年開始,秀強股份大力壓減光伏玻璃產能,公司光伏玻璃產品的銷售收入較2018年驟減81.72%,占營收比重下滑至2.28%。秀強股份解釋稱,因光伏組件生產廠家資金鏈緊張,加之超白壓延玻璃原片采購困難,公司對光伏玻璃產品業務進行戰略收縮。2020年光伏玻璃業務的營收直接變為零,秀強股份對此事的解釋與2019年如出一轍,并表示公司對光伏玻璃產品業務進行戰略調整。
秀強股份廣泛涉足光伏玻璃的時期,光伏產業經歷過爆發性增長,也經歷過行業低谷,秀強股份堅持將這項業務做了下來。令市場頗為意外的是,在新一輪光伏景氣周期來臨之時,秀強股份自行斬斷了這一業務,并與光伏行業漸行漸遠。
同特斯拉合作仍未明晰
據了解,秀強股份創建于2001年,是中國最大的加工玻璃制造商之一,于2011年1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近年來,在家電玻璃的主營業務之外,這家企業開始頻頻探索新的賽道,但似乎總是不得其法。2015年,秀強股份曾大舉進入教育領域,推進構建玻璃+幼教雙主業,2018年出現巨虧,重挫后在2019年出售全部教育資產。今年2月24日,珠海港披露對秀強股份的收購方案,珠海港成為秀強股份的控股股東,持有秀強股份25%的股份。
在深交所互動易上,秀強股份近年來的表現也遭到投資者的“靈魂拷問”,8月19日,有投資者表示:“我作為一個持有貴公司一年多的投資者,就想問問貴公司上市已有20年之久,從當初進軍教育產業,被弄的灰頭土臉丟盔棄甲后,決定專心做玻璃,可這么多年業績還是起不來,就連光伏產業這么好的產業鏈也沒跟上腳步!貴公司管理層格局和眼光在哪里?未來打算如何做強企業?”對此,秀強股份董秘回復稱,光伏新能源業務是公司戰略發展的重要方向,公司也集中優勢資源拓展該項業務。但新業務的發展需要一定時間,預計2021年全年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雖然光伏玻璃大部分產能被關閉,但秀強股份似乎并未放棄這一頗具前景的業務,仍在光伏產業方面有所布局,近兩年將精力投放在了BIPV即光伏建筑一體化上。今年1月,秀強股份與嘉盛光電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積極發揮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在光伏+綠色建筑、光伏+市政建設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
2019年末,秀強股份頻頻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同特斯拉合作的風聲,稱“公司為美國特斯拉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用玻璃產品的國內唯一供應商”,引發了資本的爆炒,曾經連拉12個漲停板。2020年3月,因公司涉嫌誤導性陳述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秀強股份進行立案調查。隨后秀強股份表示,2020年一季度公司充電樁玻璃產品訂單量約每月1萬片,預計銷售收入占公司全年銷售收入1%—2%,不會對公司2020年業績造成重大影響,公司不屬于特斯拉充電樁用玻璃產品的一級供應商。公司目前尚未完成特斯拉的工程認證,能否接到特斯拉太陽能屋頂訂單尚存在不確定性。
此后,秀強股份沒有再在公告或年報中披露雙方的合作消息。今年7月18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上有投資者問到關于特斯拉合作的問題,秀強股份的董秘僅回復稱,“雙方簽署了保密協議,業務信息均為公告為準?!?月13日,在被問及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的進展時,秀強股份回應稱:“目前公司BIPV相關產品產銷量不大,不會對2021年業績產生重大影響?!?/p>
對此,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BIPV這種產品的應用場景限制比較多,發電收益也不及普通的光伏組件,屬于小眾產品。秀強股份和特斯拉合作,更像是炒作行為,特斯拉在中國的光伏業務一直處在探索和嘗試推廣階段,即使在美國也由于安裝成本太高,沒有大范圍的推廣開來,其光伏業務遠不及電動車業務。
對于光伏玻璃的布局、與特斯拉的合作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已經將問題發給秀強股份,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