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9月24日,第二屆有色金屬行業產融結合創新論壇在京舉行。受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委托,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原會長陳全訓出席會議并致辭;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黃奇帆作主旨報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段德炳主持開幕式環節。中鋁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葛小雷出席會議;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助理、重慶魏橋金融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然非,上海期貨交易所北方市場服務中心總監周軍,江銅華北(天津)銅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西海分別致辭。
論壇以“展示產融結合新模式、助力實體經濟新發展”為主題,來自全國有色金屬企業、供應鏈金融公司、期貨證券公司、產業基金公司、貿易物流倉儲公司、研究機構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嘉賓分別就碳交易、期貨現貨結合、金融風險防范、融資新模式等話題進行了分享與探討。論壇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中國有色金屬》雜志社承辦,重慶魏橋金融保理有限公司、中鋁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江銅華北(天津)銅業有限公司、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雪松大宗商品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鋁業協會共同協辦。
陳全訓在致辭時表示,產融結合既是社會資源達到有效配置的客觀要求,也是實體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產業與金融結合,促進了產業資本的配置和快速流動,有力推動了實體經濟做大規模,在未來做優做強、邁向發展的路上,產融結合仍大有可為。陳全訓指出:
產融結合,重點在“實”。脫離了實體,金融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把產業做實,使金融創新地服務于實體經濟。
產融結合,要點在“新”。要遵循新發展理念,在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技術改造、綠色發展、智能制造等領域金融創新與產融結合,在“新”字上下功夫,探索更加有效的新模式。
產融結合,痛點在“防”。要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高度關注產融結合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市場風險、行業風險、關聯交易風險等,建立起有效的防范監控機制,及時隔離風險,避免融合過程中產業與資本的風險共振,筑牢籬笆與防火墻。
在主旨報告中,黃奇帆緊扣《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下我國發展的新戰略》主題,用大量的數據和豐富的案例,闡述了“雙循環”“雙碳”對中國經濟帶來的新特點、新變化和新調整,并就城市化、科技創新、共同富裕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講解。
在專題報告環節,華能碳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碳資產業務部總經理何毅,重慶魏橋金融保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楠,云晨期貨總經理、上海滇晟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旻昊,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研究中心執行董事、首席分析師巨國賢,國元期貨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范芮分別就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震蕩等話題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副總裁、機構金融部負責人郁昕,山東三星集團副總裁王亞群,上海巨合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小斑,山東宏途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祁彥鵬參加高峰對話節“有色企業融資模式探討”環節。
中鋁創新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大維,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王政,國元期貨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范芮,雪松金服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劉輝參加高峰對話第二節“‘雙碳’背景下的產業金融路徑及案例分享”環節。
本屆論壇同期設立了“‘京華論壇’第二期——上海商品期貨助力有色行業再前行”分論壇,眾多產融專家就有色期貨市場狀況、保值策略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激蕩腦力,分享智慧。
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黨委委員,《中國有色金屬》雜志社社長、總編何水金作論壇總結發言,希望與會代表能以論壇為起點,進一步推進產融資源整合,探討金融服務機制創新,實現多方同舟共濟、同興共榮,終謀求新路徑、達成新合作、贏在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