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簽約項目86個,計劃總投資283.3億元;在談項目120個,計劃總投資463.2億元……1—9月,南安市對接招商項目206個,計劃總投資746.5億元,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
近年來,南安市主動作為,積極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等有效措施,“備糧草”“云招商”“強服務”三管齊下,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助推該市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形成大招商合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走上新臺階。
備足糧草
決戰決勝“招商季”
近期,南安市啟動經濟類行業協會與異地商會(同鄉會)互動協作機制,全面建立“南安經濟互動聯盟共同體”。這是該市依托商會平臺,積極開展委托招商、以商引商,備足招商“糧草”的一大舉措。
據悉,為廣泛獲取項目投資信息,南安市充分發揮全市100多個海外同鄉社團、73個異地南安商會橋梁紐帶作用,不斷豐富充實客商名錄庫、招商項目庫。制定《2021年南安市產業鏈招商季行動方案》,全面梳理產業類、基建類、民生類等意向項目,擬定“走出去、請進來”目標對象,通過結合農訂會、石博會、智能裝備博覽會等展會活動,商協會互動協作機制的百會尋業緣活動開展招商推介,以會引商、以商招商。此外,圍繞該市石材陶瓷、日用輕工、機械制造、水暖閥門、電子信息等五大產業方向,結合新基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文體旅游等民生類產業,由市領導分區域帶隊前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產業聚集地開展小分隊招商,在推動一批重大招商意向項目取得進展加快落地的同時,新對接一批優質投資項目,為招商季行動備足“糧草”。招商季啟動以來,已簽約重點招商項目14個,計劃投資額超314億元;對接意向項目71個,意向投資額超200億元。
“通過梳理發現,后疫情時代存在投資需求旺盛,而增量供地不足的問題。”南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為解決目前的局面,該市精準對接,根據招商工作機制,強化項目策劃及頂層設計,從產業發展和填補產業鏈空缺環節角度出發,著重推介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南安“智谷”、康雪洪高新技術園區、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等16大招商載體,梳理各園區(含芯谷園區)已批未供存量土地2500畝,強化土地資源要素保障。
轉戰云端
洽談對接“不斷線”
“石井那個土地已經打了第一個樁了,現在進展怎么樣?”在南安市商務局招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視頻通話,了解聯東集團南安項目的施工進展情況。據了解,該集團在南安已有聯東U谷·南安半導體科技產業港和聯東U谷·南安智慧科技港兩個項目落地,因受疫情影響,在負責人居家隔離期間,“云招商”模式正好解決了企業項目推進難的困局。
據悉,為了持續推進在談重點項目對接工作,南安市充分運用好“互聯網+”招商模式,迅速開啟“云招商”模式,把招商重心從“線下”調整到“線上”,改“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策劃并拍攝招商推介宣傳視頻,介紹南安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營商環境、投資政策、推介投資項目,在南安融媒體中心、招商微信公眾號等多途徑投放,擴大該市招商工作影響力和覆蓋面。
“這次31個項目是招商季的重點,這是準備要簽約的,收集的意向項目總的有71個,意向投資產值有200多億元。”南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安排招商專員通過微信、電話、遠程視頻方式密切跟蹤31個重點招商項目和意向線索,與投資商保持緊密互動聯系,保持招商“勢頭”。
貼心服務
項目推進“有保障”
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服務全市招商工作,南安市建立了營商環境問題收集反饋處理平臺,打造“南安版營商環境110”。目前已收集開通網格化管理賬號,并完成工作權限配置,平臺模塊已在南安網格e通APP上線開展試運行。
“網格服務是我市聚焦項目簽約的‘后半篇文章’,內強管理、外優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到該市營商環境網格化建設工作,南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客商、企業可通過網格e通、智慧平臺、微信公眾號等端口上報在南安投資、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營商環境問題信息。該市通過營商環境網格化平臺,對營商環境問題進行收集、派發、協調、督促、反饋閉環式運行,限期限時辦理反饋,并以跟蹤問效推動責任單位履職盡責,做到對客商、企業“有惑必解,有難必幫”。
不僅如此,南安市堅持用活“條塊化”資源,加強條塊聯動,拓寬營商環境問題收集渠道,建立全覆蓋數據網格,以全面提高營商環境服務質量。據悉,依托現有的445個一級網格、3365個二級網格以及網格員19452人,該市以營商環境問題場景運用平臺為抓手,精準收集重點招商項目落地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協調各方塊、各部門共同推進解決,確保項目招得來、落得下、早開工、快投產,確保招商引資工作不降溫、不斷檔、不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