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3月2日,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發布《關于工程防水材料質量風險提示函》,內容如下:
各工程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和房地產開發商:
2022年初,防水材料主要原材料(石油類化工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30%-60%不等(具體見附件)。防水產品的市場成交價并未與原材料價格同步上漲,防水企業盈利水平大幅下降。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統計,2021年防水企業出廠價格指數已連續8個月環比回落,企業經營毛利率普遍下降10-15個百分點不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防水建材制造業利潤總額已連續8個月負增長。
近期,隨著房地產行業疲軟,市場需求景氣度下降,市場較多工程建設項目特別是房地產集采工程項目的招投標中,出現大量低價投標、中標行為,部分項目業主和總包單位無視防水產品原材料大幅漲價的市場現狀和或有質量風險,有的竟采取多輪招投標的做法,迫使防水企業不斷投出更低價,部分防水企業的產品售價已接近甚至低于理論成本價。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并不是慈善機構。不合理低價中標必然促使企業以產品質量讓渡為代價,其至部分企業采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降低防水材料的功能和耐久性能,給建筑工程的安全運行和結構壽命帶來嚴重的質量隱患,同時也會對防水行業生態帶來重大影響。必須警惕低于國標、行標的非標產品死灰復燃的質量風險,堅決遏制建筑滲漏通病。
為此,我會慎重提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防水工程低價中標引起的工程質量風險,高度關注滲漏對建筑安全運行和使用壽命的影響,高度關注百姓對生活品質提升的向往,并提出如下建議:
1.正視防水材料原材料價格顯著上漲給防水材料制造商帶來成本大幅上升的空前壓力,適時調整公平合理的防水工程概預算,并應在標書中設定與防水產品主要原材料掛鉤的調價機制;
2積極關注全文強制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即將出臺;該規范將全面提高防水工程設計工作年限,提高防水等級和防水材料耐久性能,該規范將強制執行;
3加強過程管控,加大對防水工程和材料質量的抽檢頻次,有必要時引入第三方質量監督;對于屢次低于成本價惡意投標和銷售不合格產品的企業,列入黑名單,以儆效尤;
4.我會將組織防水行業主要企業,貫徹落實《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等法規,鞏固防水材料行業質量提升十年的成果,堅守不做非標產品的行業底線,加強行業自律和職業操守,推動行業構建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并探索建立防水工程質量保證保險制度。
附件:2021.01-2022.02防水行業主要原材料漲幅
注:瀝青占瀝青防水卷材原材料成本50%-70%:乳液占水性防水涂料原材料成本50%-90%:異氰酸酯占聚氨酯防水涂料原材料成本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