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6月15日,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規劃(2022-2030)》近日發布,裝配式建筑作為海南自貿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四大標志性工程之一,不僅能夠吸引國內頭部企業落地海南,開展裝配式建筑產業投資、基地建設、技術應用,也將為海南與內地聯動開展裝配式建筑產業技術創新創造了條件,成為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
官網截圖
區位條件
海南省擁有地理區位優勢,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與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北部灣城市群可以形成聯動發展態勢,共同構建裝配式建筑產業體系,粵港澳大灣區可為海南自貿港裝配式建筑發展提供產業鏈的支撐,對接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經驗和發展模式,幫助海南夯實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基礎。
海南省其他三面隔海,與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為鄰,位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是往來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要沖,也是連接東北亞和東南亞的區域中心。海南可以借助區域優勢,構建多重功能屬性的綜合性產業互動平臺,將裝配式建筑產業優勢、技術力量、先進經驗進行推廣應用,為海南對外貿易注入新動力。
產業優勢
海南省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森林資源,良好的生態資源是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且海南省工業門類少,無環境污染,已經贏在了起跑線。在“雙碳”戰略目標大背景下,推動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節水節材、減少施工污染、保護環境、減少建筑垃圾排放,有利于促進工程建設全過程實現綠色建造,意義重大。以綠色低碳為發展優勢,推動裝配式建筑產業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將會使產業發展之路走得更加深遠。
產業規模
2021年全省建筑業增加值560.67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約8.6%;房地產業增加值589.04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約9%。海南省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嚴格執行“全域限購”政策,堅決防范炒房炒地投機行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需求的提升,機場、車站等交通樞紐、商業、會展、辦公等各類大型公共建筑和服務配套設施將大規模建設。同時,住宅類建筑將以發展安居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為重點,預計到“十四五”末,全省將建設安居房25萬套,實施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保障5萬戶。
發展市場
海南省地理位置獨特,扼守海上絲綢之路要沖,南海航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黃金水道”。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要結合海南自貿港建設,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充分發揮海南省在“一帶一路”連接點的區域優勢,建設集倉儲、物流、貿易于一體的國際化裝配式建筑產業貿易集散中心。引導裝配式建筑成套技術體系輸出,引導裝配式集成建筑、模塊化部品、裝飾裝修部品、智能化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沿水路、陸路輻射向東南亞主要國家,使海南省逐步成為裝配式建筑產業與技術輸出高地。
發展目標
(一)近期目標(到2025年)
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80%以上。裝配式建筑中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面積占比達到20%。裝配式建筑產業增加值達到300億元。產業工人培訓累計5萬人次,持證上崗率達到60%。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達到20個,金牌港新型建筑產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初步形成涵蓋裝配式建筑研發設計、部品部件生產、智慧建造、施工安裝、裝備制造、物流運輸、質量檢測、教育培訓的全產業鏈。
(二)遠期目標(到2030年)
到2030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95%以上。裝配式建筑中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面積占比達到30%。裝配式建筑產業增加值達到500億元。產業工人累計培訓12萬人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達到30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2個。金牌港新型建筑產業園區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園區,形成科技創新、技術先進、系統協調、服務完備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產品和服務向省外及國外輸出。
產業發展重點
根據裝配式建筑在海南的發展情況,將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劃分為三大產業:
(一)核心產業
核心產業是裝配式建筑主體服務專業,包括研發、咨詢、設計、施工、檢測等,是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是提升和壯大產業質量和規模的關鍵,需要重點發展。
(二)支撐產業
支撐產業是產業中占有較大份額,起著支撐作用的產業,指的是裝配式建筑制造業,主要是部品部件的生產制造,包括結構系統產品、外圍護系統產品、內裝修系統產品和機電系統產品,需要率先發展。優先發展混凝土預制構件、鋼結構構件等裝配式結構系統產品,預制墻板、外掛墻板、單元幕墻等裝配式外圍護系統產品,輕質隔墻、集成廚房、集成衛生間、集成吊頂、集成墻面、集成地面等裝配式內裝修系統產品,以及集成式設備與管線部品部件,適度發展橋梁、綜合管廊等市政預制構件以及模具、成型鋼筋制品、預埋件、支撐件、吊掛件、密封膠等配套產品。
對于部品部件生產類機械裝備如預制構件自動化生產線,施工類機械裝備如吊裝機械、施工機具以及特種運輸類裝備,以引入配套維修、保養為主,生產制造為輔。對于建筑產品終端的空調、照明、智能家居等產品,以貿易銷售為主,生產制造為輔。
(三)配套產業
配套產業是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重要延伸,是聯系產業上下游資金來源、技術服務、人力資源、消費市場等重要的支撐元素,這里主要是指商貿服務、物流倉儲、教育培訓、展示體驗等相關產業。
產業布局
綜合考慮產業鏈完善需求、區域建設體量、產能落地情況、部品部件運輸半徑、原材料資源等因素,全島規劃“一中心、兩城市、多基地”的產業布局:建設1個產業聚集中心、2個引領城市和多個產業基地。
產業聚集中心
將臨高金牌港園區作為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聚集中心,不斷加強產業導入,落地產業頭部企業,配套產業服務,形成以研發設計為引領,生產制造為先導的新型建筑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和綜合服務園區,實現“支撐產業+核心產業+配套產業”全覆蓋。經過10年至15年的建設和發展,使金牌港園區成為立足自貿港、面向東南亞、服務“一帶一路”的,以裝配式建筑為主導,集建材、研發、設計、生產、檢測、運輸、運維、展示、體驗于一體的熱帶建筑特色產業園。對內打造國家新型建筑尤其是裝配式建筑產學研一體化中心和優勢產能基地,對外打造中國新型建筑技術與產品輸出的核心平臺,使金牌港園區成為全省最大的裝配式制造產業園、最大的裝配式建筑研發中心、最大的裝配式建筑技術與產品服務交易中心。
引領城市
依托海口和三亞,立足南北兩極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結合兩個城市各自區位優勢、產業特點、資源基礎等,制定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實現“支撐產業+核心產業”全覆蓋。重視培育和服務好裝配式建筑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
在財政獎勵、落實稅費、金融服務、行業鼓勵等多方面強化系統性政策支持,做好工程項目的應用推廣。引導??诤腿齺啅臉嫿ìF代化生產體系、健全監管服務體系、加強先進技術應用、加強科技創新推廣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推動形成發展裝配式建筑的良好社會氛圍,讓裝配式建筑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名片。
產業基地
根據海南省裝配式建筑重點產業發展要求,結合各市縣產業基礎情況和建設情況,在全島多點布局建設裝配式建筑生產制造產業、設計咨詢產業、施工安裝產業、配套服務產業等各類產業基地。明確已落地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的文昌、澄邁、定安、儋州、洋浦、瓊海、萬寧等市縣,可在原基地現有規模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需求進行擴建,原則上不再新增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
各基地服務于區域及周邊裝配式建筑產能供應,避免出現產能不足或產能過剩的情況。各裝配式建筑設計企業、施工企業、物流運輸企業可結合自身發展情況申報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通過在全省布局,完善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