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自1984年上海首座玻璃幕墻建筑華誼大廈誕生,如今已有近1.3萬棟的保有量。玻璃幕墻安全治理,對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推動城市安全發展、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至關重要。
為了切實提高玻璃幕墻高墜隱患應急處置能力,今天,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牽頭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共同舉行“2022年既有建筑玻璃幕墻應急演練”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模式,演練模擬深水港商務中心玻璃幕墻碎裂的應急處置。
演練前,住建委玻璃幕墻業務處室質安處經多次商討制定演練方案,形成演練腳本,力求展現玻璃幕墻應急處置的規范流程、關鍵節點、技術應用,以強化玻璃幕墻運維管理各方責任意識,促進其完善應急處置預案,探索高效避險新方法。
據了解,物聯網、大數據、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發展,加速了玻璃幕墻數字化轉型的推進。2019年以來,玻璃幕墻管理應用場景作為市住建委首批上線的應用場景之一,通過算法推送、智能識別等數字化技術完成隱患排查,相比依靠人力的傳統排查方式大大提升了隱患發現效率,為實現差異化、精細化管理,提升幕墻治理能效提供了技術支撐。
智能識別,自動啟動應急處置
演練開始后,上海建筑玻璃幕墻信息平臺接收到強對流天氣預報的自動推送,派出無人機進行汛期自動航線智能巡檢。面對一處幕墻玻璃爆裂,無人機通過AI自動識別安全隱患并對接應急處置平臺,自動啟動應急預案,將險情信息同時發送至各應急處置保障單位,與區建管中心、屬地網格員、幕墻技術專家、大樓物業幕墻專管員多方聯動,實施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物業接到預警的第一時間安排專人完成應急避險:第一步,在可能下墜區域用警戒線進行圍擋;第二步,在醒目位置豎立警示牌;第三步,安排專人看護,勸阻行人進入圍擋區域,等待專業搶險隊員排險。
AR交互,專家遠程技術指導
搶險車到達現場,搶險隊員通過頭戴智能安全帽接收到的隱患點定位標識信息,從智能眼鏡屏迅速定位隱患。技術專家通過AR信息技術將幕墻節點大樣圖推送至搶險隊員的頭戴式安全智能帽眼鏡屏中,并通過現場交互為應急搶險提供遠程技術指導,幫助搶險隊員拆除隱患玻璃構件。
平臺聯動,完成事件閉環上報
經過50分鐘有條不紊的應急處置,在專家遠程指導下完成了破碎玻璃的拆除、洞口封堵、清理搶險現場、擦窗機歸位等步驟,一場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墜事故隱患消除,應急搶險完畢。應急避險信息通過委數字化平臺幕墻管理系統自動上報至應急管理系統,解除隱患,形成事件閉環。
本次演練不僅是本市既有建筑玻璃幕墻隱患發現、精準推送、及時避險等幕墻安全治理效能的現場考驗,也是對幕墻高墜事故現場搶險、資源調動、協同配合等應急處置能力實戰檢驗。本次演練中展示的利用無人機技術智能巡查、自動派單的智慧治理模式,充分體現了從人防、到技防、再到智防的安全治理效能飛越。同時,通過智能物聯終端進行數據匯聚、交換、共享,實現了幕墻管理和應急指揮系統之間的聯動配合,智能安全帽的應用實現現場作業的專家遠程指導,為安全隱患高效報送、應急資源優化配置打開了新思路。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上海玻機智能幕墻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維世致新(上海)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