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8月30日下午,中南建設召開2022年半年度業績交流會。
會上,中南建設總經理陳昱含表示,“短期很煎熬,長期有信心”是中南建設當前的真實寫照。
在她看來,當前行業存在三大突出難點,第一個難點就是風險從供給端傳導到需求端,在消費能力、意愿以及信心嚴重受挫的情況下,各類救市政策沒有得到市場積極響應。第二個難點,壓力從融資開始擴展到了企業經營,企業生存的根本在被動搖。
第三個難點,救行業不救企業、救項目不救企業的導向下,企業難以得到真正有效的支持。
首先,陳昱含認為,風險暴露及自救,跟銷售暴跌、融資枯竭相伴,也就是說企業“邊止血邊在出血”;
第二,融資方面,存量展期是有進展,但總歸有到期的時候。增量融資的口號喊得很響,但是很難落地,要以犧牲更多的資產或者流動性來實現“飲鴆止渴式”的融資。
另一方面,陳昱含提到,其實在六月份的時候市場剛剛有所起色,但又因七月份的“停貸”風波導致七零八落,在保交付的導向下,預售監管資金進一步趨嚴,哪怕銷售回暖,但資金難以統籌,那么企業的集團層面可動用的現金是在進一步枯竭,甚至可能出現“越強調保交付,需要保交付的項目就越多”的局面。
此外,陳昱含認為,在市場下行期,資產處置、股權退出或者說引入戰投等,在債務困局下其實也面臨著層層關卡。
“要么遠水不解近渴,要么折價嚴重,相對于經營和融資的下滑,其實這些貢獻是九牛一毛。還有項目跟企業是密不可分的,救項目不救企業導致優質項目變成劣質項目,以及項目和企業都救不成。”在陳昱含看來,各個出發點都是沒有錯的,但是合在一起就成了互相傷害。
在這種背景下,中南建設也面臨一些選擇。
“‘臥薪嘗膽,向黎明征行’這也是我們當前的最佳選擇。”陳昱含表示,本輪行業風險已經呈現出傳染性強、波及面廣,剪不斷理還亂的特點,如果沒有國家力量、國有資本、國有信用的加持,風險可能還會繼續惡化。我也相信黨和國家不會容忍這樣的局面發展下去,也相信中央政府有充分的政策工具和資源儲備來應對,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臥薪嘗膽,向黎明征行,挖掘存量盤,一定做好,要回到創業之初,吃苦、樸素、務實、求真的狀態,面向存量去做動作,要業績,要由企業的實控人和高管團隊帶頭攻堅克難,兢兢業業,把存量項目做好,快速賣出去,把現金拿回來,把房子交好,才能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