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國內光伏企業數量快速增長。企業信息查詢平臺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底,我國現存84.1萬家光伏相關企業。2022年前10個月新增光伏相關企業12.76萬家,同比增長超過45%。
面對這種現象,有人可能會擔心光伏產業趨同限制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
對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表示,國內光伏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是得益于我國“雙碳”政策的實施,增長多是處在應用端,是光伏產品消費端。許多建材企業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應用為目的購買光伏組件,通過投資應用型光伏企業來滿足自身的用電需求,這不會對光伏行業的未來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相反,建材等相關企業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光伏市場。
實現創新突破降低生產難度
晶體硅電池仍是光伏電池產業化主流技術,光伏電池關鍵技術發展迅速。近日,南京工業大學科研團隊在光伏電池制造領域取得新進展。
鈣鈦礦是當前光伏電池領域的研究重點,與傳統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板相比,鈣鈦礦可以用來制造柔軟的光伏薄膜。但因現有的低黏度有機溶劑體系難以應用于絲網印刷制備鈣鈦礦薄膜,限制了低成本絲網印刷鈣鈦礦光伏器件的發展,所以絲網印刷技術尚不能用于生產鈣鈦礦光活性層。
南京工業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黏度可控、組分可調、空氣中可穩定保存的離子液體鈣鈦礦印刷油墨,絲網印刷鈣鈦礦薄膜的印刷速率可達每秒20厘米以上,生產出的鈣鈦礦光伏器件,光電轉化效率達14.98%,印刷出來的薄膜厚度、面積和圖案均可精準控制,實現絲網印刷制造鈣鈦礦薄膜這一理想技術路線。
該技術的突破不僅解決了絲網印刷鈣鈦礦薄膜的技術難題,突破了用絲網印刷技術制備鈣鈦礦薄膜的關鍵技術,還優化了鈣鈦礦光伏器件生產流程,降低了鈣鈦礦光伏器件的生產成本。
加快電力裝備推動綠色發展
2022年6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指出,加快推進工業用能多元化、綠色化。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工業綠色微電網,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高效熱泵、余熱余壓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
同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五部門聯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鼓勵在沙漠、戈壁、荒漠、荒山、沿海灘涂、采煤沉陷區、礦山排土場等區域開發光伏電站。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9036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8.8%;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94萬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31.1%;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在建項目儲備充足;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8.6%、風電平均利用率96.5%、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8.2%。
加強產業聯系實現合作共贏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2030年前建材行業實現碳達峰,鼓勵有條件的行業率先達峰。
面對節能減排的艱巨任務,不少建材企業紛紛嘗試開發新材料、使用新能源,積極尋找能夠推動企業綠色低碳、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湖南臨澧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根據礦山企業的特征,聯合中建材信息公司、國家電網等行業內頭部企業,擬在礦山企業的地上構筑物屋頂、露天開采邊坡、排土場、凹陷開采水坑等地段采用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一期規劃裝機容量30兆瓦,按每日光照時長5小時、每年光照180天計算,年發電量可達2700萬度,可滿足現階段生產用電需求,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本文原載于《中國建材報》11月28日3版《探索光伏+建材新模式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