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出險”長達一年零十個月的華夏幸福又失去了兩位核心高管。
11月29日,華夏幸福發布公告稱,接到了兩位高管辭職報告。趙鴻靖因個人原因辭去副總裁,不過繼續擔任董事,并參與公司債務重組相關工作;吳中兵則因身體原因辭去副總裁及財務總監職務,辭去上述職務后將繼續在公司工作,參與公司債務重組相關工作。
同步遞交辭呈的這兩位前者是華夏幸福董事兼副總裁,分管華夏幸福的核心業務產業新城,后者是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在重組化債當下重要性不言而喻。
按照公告來看是辭職不辭任。知情人士透露,“這就是撤退了,只不過需要隨時等著相關方面的問詢,對于這些高管而言想順利撤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某種意義上說,這兩位高管的離職也隱射著華夏幸福運營維艱的局面。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
2021年2月,華夏幸福陷入困局。
彼時,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在內部有個講話,要點包括公司當前的流動性困境及其原因分析,給出了政府、股東及公司正千方百計化解危機的表態,并提出了化解危機的階段性目標及公司自身的下階段采取的措施。當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殷切期盼凝聚團隊。
他誠懇地說:“公司確實遇到困難了,需要我們一年或者一年多甚至兩年的時間去化解?;獾臅r候需要我們有團隊去有序經營、需要有團隊去和債委會打交道、需要有團隊和金融機構去溝通。”
總之一句話,當下的確需要人,希望高管們也得講點義氣。
出險之后很長一段時間,華夏幸福核心管理層一直很穩定,一度這也被認為是這家公司得以東山再起的倚仗。
不過,這種局面逐漸起了變化。今年元旦那天,華夏幸福分管人力資源的副總裁袁剛遞交了辭職報告。
今年4月6日,吳向東辭去聯席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和首席執行官暨總裁職務;俞建辭去聯席總裁職務。
同樣的說辭都是個人原因辭職,辭職之后的表述也如出一轍,繼續在公司工作,并繼續協助公司承擔必要的債務重組工作。
吳向東和俞建則是大股東平安系的高管,企業出險后,王文學和平安之間產生的問題,讓這兩人的辭職顯得順理成章。而袁剛分管人力,從業務范疇來說并非最核心的崗位。但這一次的趙鴻靖和吳中兵不一樣,這兩人幾乎可以稱的上是王文學的“左膀右臂”。
身心俱疲還被監管警示
今年46歲的吳中兵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會計系,獲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管理學碩士學位;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
畢業之后,他先后在金融街控股、萬達集團、萬科集團等知名房企任職。2015年3月,年僅39歲就已做萬科集團財務內控管理部總經理的吳中兵跳槽到華夏幸福擔任財務總監。
值得一提的是,吳中兵還是房地產行業少見的高學歷人才,擁有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理論經濟學專業博士學位,發表了一系列的學術代表作??v觀A股4672家上市公司,也僅有56位CFO擁有博士學歷,占比為1.6%。
財務總監對于一家出險房企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華夏幸福出險之前的一個多月,華夏幸福的財務團隊、融資團隊、寫作資料團隊撇家舍業,堅守華夏幸福廊坊總部,沒日沒夜加班連續通宵。據王文學講述,一開始開會就是拉著吳中兵開的。有意思的是,這次吳中兵的辭職報告提到因身體原因辭職。
除了高強度的工作讓身體吃不消外,作為一家出險房企的財務總監,還要承擔法律上的風險,畢竟財務總監是要在財務報表上簽字的。
去年7月20日,吳中兵還被上海證券交易所監管一部予以監管警示,起因是華夏幸福2020年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達到應當進行業績預告的標準,但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業績預告,遲至2021年4月28日才披露前述業績快報,未向市場提前揭示業績預減的風險,相關信息披露不及時,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時任財務總監吳中兵作為當事人之一,自然無法幸免。
放緩的重組工作
與吳中兵類似,趙鴻靖之于華夏幸福同樣舉足輕重。
今年44歲的趙鴻靖畢業于斯特林大學,履歷中有過正大置業和路勁地產的經歷,2009年6月加入華夏幸福分別擔任事業部副總經理、總裁助理職務。2012年12月升任華夏幸福副總裁,迅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核心高管。
在華夏幸福,除了老板王文學,其HR體系共有17個級別。負責財務的吳中兵是15級的執行總裁。趙鴻靖是16級,與其同列為數不多的幾位高管大都是華夏幸福的創業班底。
尤其趙鴻靖還是公司的董事,分管的是最重要的產業新城集團。除了老板王文學,和唯一的17級的總裁孟驚,內部頭銜為聯席總裁的趙鴻靖基本相當于華夏幸福的3號人物,一度還有他是未來接班人的說法。
故此,趙鴻靖的辭呈更引人關注。
一個細節是,今年7月5日華夏幸福宣布“將全面轉型成為產業新城服務商”,要做“輕資產”模式。讓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在這次戰略宣貫大會中,做戰略宣講的是華夏幸福副總裁、主管戰略負責人林成紅。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華夏幸福的自求之路似乎起色不彰。
去年9月30日,華夏幸福針對2192億元金融債務提出了“帶”“展”“兌”“抵”“接”五招,成了這輪債務違約大潮中第一個提出全面化債方案的房企。
據了解,華夏幸福的化債方案初稿在制定時經過數十次反復推翻和修改。在征得債權人最終同意的過程中,廊坊市政府幫助公司協調金融機構,并對公司進行大量調查,與公司溝通賬目,同時還幫助公司處置資產。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里,工行、平安等主席單位推動更多債權人加入債委會,穩定債權人情緒,理性表達訴求,統一認識和行動。最終使得債務重組計劃獲得債權人高票通過。
截至上個月底,債務重組計劃中已簽約實現債務重組的金額累計達1262.22億元,超過總金融債務2192億元的50%,相應減免債務利息、豁免罰息金額共計113.5億元。
表面上看,華夏幸福重組債務已過半,但不容忽視的是債務重組速度已有所下降。相關數據顯示,從4月至10月底,華夏幸福債務重組的速度放緩,6個月只完成了大約200億元的重組金額。
剩下的重組工作都是硬骨頭,尤其資產出售是債務重組的關鍵,關乎債務的償還、公司經營回血以及債權人的信心,目前處于停滯狀態。
華夏幸福能否走出困局目前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