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8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3年7月宏觀經濟和房地產行業數據。從主要生產指標來看,盡管部分數據呈現季節性波動,但整體經濟依然延續向好態勢。從房地產看,1-7月數據呈現季節性回調,行業尚未出現明顯的企穩跡象。不過,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近期一系列政策利好“組合拳”亮相,樓市有望維持弱復蘇態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7月商品房銷售面積6656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5%,降幅較1-6月擴大1.2個百分點,累計增速連續3個月下滑,降速略有放緩。商品房銷售額70450億元,累計同比自3月之后首次轉負為-1.5%,較1-6月減少2.6個百分點,但住宅銷售金額仍能維持正增長,前7月累計增長0.7%。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政策聚焦點主要集中在限購的松綁甚至取消、下調商貸首付比例以及取消認房又認貸、引導落實存量房貸降息、適當放松限價、減稅降費、調降住房交易成本等方面。若核心一二線能穩步落實局部松綁“四限”,整體新房成交規模有望止跌企穩,但基于當前購買力乏力的事實,也很難再現當年的V型反轉行情。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1-7月份,銷售端,房企定金預收款下滑3.8%,按揭貸款下跌1.0%,主因是銷售下滑,居民按揭買房意愿下降,并非是銀行不愿意放款,事實上銀行額度充裕,也非常愿意投放按揭。近期各地積極紓困樓市,熱點城市開始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一線城市正在醞釀政策,國家也出臺了各項扶持民企融資的政策,推進城中村改造。近期央行再次下調政策利率MLF,預計接下來房貸利率還會下降,從而對需求進行托底,這些政策能緩解下行態勢,但根本的問題未解決,在供大于求的新形勢下,難以扭轉下跌的態勢。
據財聯社8月14日報道,福州、廈門、成都、沈陽等多個城市擬于近日調整優化限購政策,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限購取消后,當地首套、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可進一步降至20%、30%。
在丁祖昱看來,北京、武漢、蘇州、南京等城市經歷調整后,后期伴隨著改善盤供應占比上升,成交尚有小幅回暖空間。而諸如上海、合肥、杭州等受限于核心區域供應不足,整體成交難有放量空間。對諸如昆明、南寧、福州弱二線和無錫、常州、徐州、珠海、惠州等廣大三四線城市而言,短期內剛需購買力仍需修復,成交難有明顯起色。
“接下來,行業仍將維持弱復蘇的態勢,企業融資尚未大幅改善疊加銷售走弱,短期土地投資、新開工意愿繼續保持低位運行,開發投資尚未釋放企穩信號,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整逐步到位,房地產投資將會逐步回到合理水平。”丁祖昱表示。
李宇嘉認為,現在各地的政策依舊在需求端做文章,降低門檻,這些政策會有一定效果,特別是那些被卡在門檻上的人群,因為政策松綁,能夠進入市場了。但要注意的是,盡管房價有所回調,但當前房價較高與收入不足、預期不佳的矛盾仍較為非常突出。
在他看來,需求端做文章的政策空間觸頂,迫切需要在供給端做文章,即先租后買、租購同權,加大可流通的共有產權住房建設供應、公共配套補短板、庫存壓力大(廣義庫存)的區域暫停供地,以及擴大保障房覆蓋范圍等供給端的措施能落地,才能實現預期穩定和商品房市場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