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藍海戰略”過去數年一直被奉做“圣經”,當一個新的機會和風口出現,就涌入一大批公司和投資者,于家居行業而言,門窗市場正是這個“藍海”。
隨著房地產紅利的消失,存量房市場的到來,家居行業正在發生巨變,而門窗市場則在政策和消費需求的雙驅動下,迅速增長,“家居產業最后一塊萬億蛋糕”的名聲愈發響亮。
響亮的名聲下,誰都想率先切走最大的蛋糕,各大巨頭加入、小企業迅速增加,當下的門窗市場很“熱”,卻不是火熱的“熱”,而是水深火熱的“熱”。
01
“藍海”名聲響亮
行業競爭加劇
作為占建筑面積的25%的品類,門窗市場在中國一直都很龐大。據統計,我國家庭門窗的使用年限在5年以上的占比已超過七成,10年以上的占比約三成,門窗換新的需求存在增長前景。
同時,隨著“碳中和”“碳達峰”等重大戰略決策的不斷推行和落實,地產存量市場的需求持續回暖,建筑標準的抬升,也進一步促使人們提升了對于門窗的關注度。
根據數據統計,2021年我國系統門窗行業市場空間達到71.31億元,同比增長50.89%,預計2025年將達到132.75億元,2020-2025年CAGR為22.94%,門窗市場確實堪稱"藍海"。
然而與之對應的,卻是快速增加的門窗企業數量,和極難建立的品牌影響力。
門窗行業進入門檻低,行業內同質化嚴重,品牌個性不鮮明,抹去品牌LOGO,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這是哪家品牌的鋁合金門窗產品,品牌形象難以樹立。
根據2021年數據,我國鋁門窗企業約9000家,但行業TOP10企業的市占率不足5%,TOP30企業的市占率不足10%。從零售端數據來看,營收超過10億的窗企僅有2家,超過5億的為5家,2億以上10家左右,此外更多的是一兩個億規模的企業,甚至百萬、千萬級的企業。
“大市場小行業”,行業集中度偏低,這直接導致了行業一直在進行激烈的價格戰,不斷內卷內耗。
未來,門窗行業亟需加快行業升級,提升“頭部效應”,脫離價格戰低潮,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在向上的過程中,重新尋找利潤平衡,恒定一個能夠讓行業健康發展、足夠為消費提供優質服務,同時也讓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利潤空間。
02
跨界巨頭入局
較量進一步升級
作為家居行業的新藍海,門窗行業不僅要面對內部的競爭,還要面對外部的挑戰。
隨著“整家”、“整裝”時代的到來,家居各大品類之間的界限越發模糊,手握資本,極具實力的企業也在不斷跨界,發展潛力巨大且頭部勢力還未完全形成的門窗行業無疑也是他們的目標。
頂固旗下“頂固集創門窗”成立于2016年7月,其位于佛山南海的生產基地也在同年全線投產。
歐派家居在2018推出了門窗品牌歐鉑尼,且并未采取貼牌的模式,選擇自建生產基地,保證其在“定制裝修一體化”中有足夠的靈活性和可塑性。
索菲亞在2022年7月正式發布“索菲亞門窗”品牌,宣布入局門窗賽道,門窗成為其整家空間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好萊客于2022年9月推出全新高端定制系統門窗品牌——德意莎DEYiSHA,定位于整棟系統門窗,解決消費者整棟門窗一站式解決的需求。
......
作為門窗“本土”的企業,面對品牌效應、渠道優勢和資金實力更勝一籌的跨界巨頭,也當提高供應鏈效率,提升人效,做好品牌并推動渠道搭建,保持強技術能力,做出差異化產品,在專業層面繼續保持優勢的同時,將自身規模做大、自身能力做強,從而實現進一步的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