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到2025年,力爭累計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規模達500萬平方米”,這組數據來自《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作為超低能耗建筑建筑最重要的材料——鋼結構,其產業發展也迎來了新機遇。
5月8日,由北京鋼結構行業協會組織的第7期“走進名企名院”品牌系列活動——“走進北京住總集團暨鋼結構裝配式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研討會”上,各方對如何利用鋼結構建設超低能耗建筑進行了交流探討。
相關數據顯示,北京市建筑能耗已占全市總能耗的50%以上,推動建筑綠色化已成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途徑之一。發展超低能耗建筑是降低建筑領域能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徑。超低能耗建筑在大幅降低房屋采暖制冷的能耗需求同時,實現建筑領域節能減排。
北京市建筑節能與建筑材料管理事務中心魏巍表示,超低能耗建筑最突出的優勢和特點可以簡要概括為“超低”和“健康”。“超低”中,北京市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與75%節能標準居住建筑相比,供暖需求再降低70%以上,無需市政供暖,冬季室內溫度保持在20℃以上。“健康”方面,超低能耗建筑氣密性好,通過被動式門窗、無熱橋結構設計、新風系統等來實現控制和調節室內空氣的溫濕度。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超150萬平方米,涵蓋幼兒園、中小學校、辦公樓、體育館、商品住宅、公租房、農宅等多種項目類型。
北京建筑節能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鮑宇清表示,相比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鋼結構超低能耗建筑在圍護結構相關技術措施上需要關注高效保溫、節能窗、熱回收新風系統、氣密性無熱橋、可再生能源利用六個方面,特別是在門窗和墻體縫隙的處理要更加細致,通過更多隔熱、隔氣技術材料的廣泛應用,讓鋼結構超低能耗建筑品質更優。
除了在住宅領域,裝配式鋼結構在冷鏈物流產業中冷庫建筑等項目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住總集團工程總承包部副經理、北京鋼結構行業協會副會長徐顯輝表示,如何讓能耗更低、保溫效果更好,需要行業從業者不斷探索。
北京鋼結構行業黨支部副書記、協會監事長張義昆稱,鋼結構裝配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政府應加大對這種建筑方式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同時加強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推動產業鏈的完善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