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由廣東建科院主編的國家標準《建筑幕墻熱循環和結露檢測方法》(GB/T43496-2023)于2024年正式實施。該標準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相關文件要求編制,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全國建筑幕墻門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
《建筑幕墻熱循環和結露檢測方法》規定了建筑幕墻熱循環和結露檢測方法的通用要求、檢測原理、檢測裝置、試件及安裝、檢測方法及檢測報告,適用于建筑幕墻熱循環和結露的實驗室檢測,該標準規范、統一了熱循環和結露檢測行為,經審查達到國際水平。
本標準編制期間,廣東建科院組織召開多次工作會議,進行了大量驗證試驗研究,自主研發完成建筑幕墻熱循環檢測設備(尺寸寬6m×高9m,溫度可達-30~+100),檢測能力滿足標準要求。
建筑幕墻作為建筑物內外可直接交互的物理界面,本身必須能適應外部環境的溫度變化,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極端氣候(如:抗風防水、承受熱脹冷縮、熱脹冷縮考驗后繼續抗風防水)。對于室內熱環境質量和建筑能耗,幕墻也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對此,可通過熱循環和結露檢測,來驗證幕墻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熱循環和結露檢測,是在幕墻施工前,通過標準化試驗手段,集中、強化模擬幕墻在自然氣候中可能遇到的溫差,從而考察冷熱循環對幕墻結構、構造的影響,綜合評價幕墻工程質量。
《建筑幕墻熱循環和結露檢測方法》的發布與實施,不僅有利于提升幕墻節能節材等方面的效能,為建筑幕墻行業邁向“雙碳”目標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也有利于提高幕墻的耐久性、保障幕墻的安全性,促進我國幕墻建造技術水平的提高,具有持續的社會效益。
長期以來,廣東建科院針對建筑外圍護結構檢測持續開展研究與實踐,包括建筑幕墻物理性能檢測(氣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風壓性能、層間變形性能及耐撞擊性能檢測),建筑屋面、采光頂物理性能檢測,幕墻用預埋件、后錨固件現場抗拔力試驗,建筑門窗物理性能檢測(氣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風壓性能),建筑門窗、幕墻五金配件檢測,建筑用密封膠檢測,建筑玻璃檢測,建筑遮陽產品檢測,建筑護欄檢測,建筑通風器檢測,人防設備檢測等,致力為建筑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