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12月6日,中建四局第三屆科技創新大會在中建四局科創大廈召開。此次會議聚焦創新驅動,匯聚產學研用各界的數十位專家學者與嘉賓,舉辦重點科創產品發布、院士工作站揭牌、院士主旨演講、表彰科技系統先進等活動,加快培育行業新質生產力,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活動當天,位于廣州國際金融城的中建四局科創大廈正式啟用,該建筑為全國首座超170米近零能耗建筑,運用了大量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建筑行業轉型發展
會上,中建集團副總經理吳愛國表示,中建集團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產品創新專項行動,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科技研發平臺。未來,將進一步謀劃科技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強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廣東省住建廳廳長張勇表示,中建四局作為屬地央企,一直深度參與廣東省發展建設,始終充當著廣東城鄉建設的先鋒隊,在全省重要任務部署中展現了“四局擔當”,為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四局智慧”。希望中建四局堅持高站位,當好產業“鏈主”,推動建筑行業轉型發展;堅持高標準,打造產品樣板,樹立重點領域示范項目;堅持高投入,立足創新前沿,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
廣州市住建局局長蔡勝表示,中建四局作為廣州市建筑產業鏈“鏈主”企業,在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等領域作了諸多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契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和行業進步趨勢的科技成果。希望中建四局進一步服務城市發展大局,不斷提升住房質量;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持續激發創新活力。
中建四局董事長易文權表示,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科技創新是發展所向、力量所在。他表示,未來中建四局將錨定打造創新型、科技型工程企業的目標,攜手各界伙伴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行業發展:一是持續提高科創資源質量,營造優質科創生態;二是準確把握科技創新導向,提升科技創新質效,推動科技創新質量與效果的躍升;三是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解決價值創造“卡脖子”問題;四是著力錘煉國際競爭實力,加快探索技術出海,搶抓海外新興市場機遇。
多項核心科技產品發布
在中建四局科創大廈啟用當天,中建四局多項核心科技創新產品發布,包括綠色建材、綠色建筑、綠色施工、結構體系、預制構件、智能裝備、軟件平臺等7個大類18項產品,展示了中建四局在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等領域的最新成果、最新技術和最新應用。
以中建四局科創大廈項目為例,該項目設置太陽能煙囪、冷巷,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通風,同時利用高性能圍護結構、自然采光、遮陽等被動式技術,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用能需求。
項目采用高效制冷機房、新風全熱回收、高效智能照明系統、高效電梯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項目在塔樓屋頂、幕墻橫向裝飾翼以及裙樓屋頂,創新性應用建筑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達65萬度,年減碳量可達350噸。中建四局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黃晨光介紹:“據測算,科創大廈每年可節電400萬度,減少碳排放約2090噸,相當于55萬棵樹吸收的碳排放量。”
會上,中建四局楊永斌院士工作站、“國家土建結構預制裝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筑工業化技術研究中心揭牌,由同濟大學和中建四局共同建設,依托該平臺開展行業共性技術攻關,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進一步加快高端科技成果產出和成果轉化。
與此同時,中建四局貴州科研院零碳園區、中建新型建造循環經濟產業園啟用,再次展示了中建四局在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等領域的最新成果、最新技術和最新應用。
另外,近年來,主動應用建筑超低能耗技術、裝配式施工技術、智慧建造技術,自主研發模塊化建筑結構體系(CF-MiC體系)、全裝配框架結構體系,在多個項目試點云端建造工廠、建筑機器人,同時大力推廣花崗巖機制砂、高韌性混凝土、磷石膏等系列綠色建材,加快探索產品產業化發展,先后獲得省部級科技獎50余項、省部級工法近千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