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不要把企業看成是救世主,不要把企業的扶持看成是救命稻草,理所當然,要知道,經銷商的命運不是掌握在企業手里,它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要讓企業重視,首先要讓自己強大起來,這是一個硬道理。
當一個企業經過起步、快速發展到漸趨成熟,經銷商作為企業在前方摧城拔寨的先鋒部隊,功不可沒。但是由于企業在各個階段的發展需求不同,對經銷商的政策也會相應作出調整,正所謂需要你時,“眾里尋你千百度”;品牌做得強勢后,則奉行“物競天擇”,擇更強者營之。從現實的角度講,企業基于利益的考量適時而變無可厚非,但是從感情上講,卻讓相對處于弱勢的經銷商難已接受。除了面對企業的選擇和搏弈,經銷商還要應對賣場外延、經營成本提高、品牌數量極劇膨脹、同行業競爭加劇、需求大環境變化等各種難題,當各種壓力齊聚,經銷商的經營壽命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廠商關系似婚姻
有人形容企業和經銷商的關系像婚姻關系,每一份契約開始時,相信絕大多數經銷商都抱著過一輩子的想法,但是經營好一段婚姻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而非單方的一廂情愿。同甘共苦對于經銷商和企業來說,是一種至高境界,起步時好說,因為那時雙方都需要發展,“共苦”可以理解為雙方在一起相偎取暖,但是市場打下后,要做到“同甘”則需要更多的則是胸懷和氣度。經銷商處于整個行業的下游,在很多問題上不具備決策權和話語權,所以最終的結局就是不停地找企業、換品牌,淪為行業中的吉普賽一族。每當矛盾過后,在面臨取舍的關頭,總有些人不禁感慨命運多舛,遇人不淑,有的人甚至對曾經的堅持產生了懷疑。經銷商的命運到底掌握在誰的手中?面對即將到來的2011年,經銷商能否沖破羈絆,脫穎而出,在與企業的搏弈中,彰顯出“舍我其誰”魄力?這些都拼的是經銷商的心態和智慧。
品牌更換頻繁
前幾年,在門業發展之初,大多數經銷商抓住了先機,代理起門業品牌,掙了錢,所以不免沾沾自喜,盲目擴大和追加投入,其實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理解,這時經銷商掙的不是技術錢,也就是說不是全憑本事、銷售技巧掙的錢,而掙的是行業上升趨勢的錢。因為門業市場有利可圖,吸引了更多新的經銷商加入,市場開始顯得擁擠,行業也隨之由快速上升期進入到緩沖階段。除了行業自身的調整,企業的經銷商政策調整,加上金融危機的來襲,樓市調控政策的出臺,賣場外延導致的經營成本的增加等客觀因素,經銷商的日子不好過了,與企業的矛盾也愈發顯得尖銳。當矛盾不可調和時,換廠家,換牌子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
筆者在業界工作多年,看多了新舊面孔的交替,以沈陽為例:沈陽是東北的中心城市,也是企業拓展市場的必爭之地。沈陽除了是各行業關注的一個消費大市場外,也是中國重要的木門生產基地。很多本土企業在當地均設有超千平米的自營展示店面,前店后廠的強大優勢讓他們成為當地固守一方品牌的恒星。外來品牌就不同了,品牌如流星閃爍,每隔一段時間,主流市場就會有新面孔出現,與此同時,一些老的面孔消失了,其中包括一些在國內非常知名的品牌,這些現象在沈陽之外的遼寧各地級城市表現得更為明顯。
賣場擴張迅速
與門業品牌數量增長成正比的是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大賣場的擴張,以遼寧為例,2010 年,居然之家在現有沈陽皇姑店、大東店的基礎上又開設了第三家店——億豐店,此外,還有居然之家鐵嶺店開業,紅星美凱龍沈陽二店——大東店開業,紅星美凱龍撫順店、鞍山店開業。這些大賣場的外延在將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帶給業界的同時,也沖擊著當地市場現有的品牌格局。大賣場外延將導致品牌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進與不進,進去后能否挺得住,如何進行新的賣場布局都將考量著經銷商脆弱的神經。廠家為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要求經銷商進紅星美凱龍,進居然之家,而進這些大賣場,對經銷商而言,一是意味著經營成本的提升,二來還要承受市場初期可能出現的低迷所帶來的經營風險。在這一問題上,經銷商表現得很是糾結。
調整心態找對點
筆者認為,現存的這些問題在2011年的市場中仍將延續,經銷商所面臨的大環境不會有大的轉變,在大的環境不變的情況下,要想成為市場的翹楚,經銷商要具備兩個必要的條件:
1、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事情越復雜時,心態的作用就越重要。要知道,市場本來就是少數人賺錢的市場,這是一個正常狀態,與其憂慮前途,悲天憫人,不如思考“如何讓自己成為少數賺錢人中的一員”。
經銷商要正確看待自身和企業的關系。在很多企業的經銷商年會上,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字就是“共贏”,如“共度時艱,合作共贏”,“合作共贏,攜手并進”等等。只有經銷商贏,企業才能贏,所以這個“贏”字,成為了二者之間最關鍵的利益所在。如果是企業耍大牌,市場做起來后背信棄義,那將另當別論。但是據我們了解,很多經銷商之所以被淘汰,是因為自己的盈利能力不夠,市場很殘酷且瞬息萬變,企業也不會為了等待你成長而丟棄一片市場。不要把企業看成是救世主,不要把企業的扶持看成是救命稻草,理所當然,要知道,經銷商的命運不是掌握在企業手里,它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要讓企業重視,首先要讓自己強大起來,這是一個硬道理。現在很多大品牌去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挖有實力的經銷商就是這個道理。
2、修煉智慧。過了行業的快速成長期,經銷商普遍反映錢越來越難賺了。市場越難做,競爭也就越激烈,很多經銷商對此感到很迷茫。一個人之所以迷茫,往往是他的智慧不夠。智慧從何而來?從學習、實踐中來。現在的市場不象從前了,租個店面,擺些樣品,等待顧客上門。從宏觀講,經銷商要轉變觀念從坐商走向行商,從店鋪中走出去,尋找更大的市場,微觀地講,要分解銷售步驟,細化銷售環節,分析顧客的消費心理,甚至為每個顧客量身制作個人檔案,讓顧客在服務中感受到上帝般的尊貴。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你一定要與眾不同,一定要比別人有高度,有魄力,有思想。市場需要敏銳的洞察力,這是一種直覺,不是通過蠻干和堅持就能得到的,而是要靠先天的悟性加后天的修煉。
每一個人站在歲尾,都要習慣性地展望一下來年,展望的目的就是暫停一刻,梳理一下思路,給自己找一個方向,新的一年好沿著這個方向堅定地走下去。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就是給自己找一個繼續奮斗的理由,找一種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