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上重視,謹慎行走
但在戰術上,我們應該謹慎。日前,有一木門企業老板來電話,問2011 年企業營銷怎么走?他說2010 年生產不正常,往年到了年底是木門生產旺季,2010 年卻冷冷清清,很多中、小門廠已經“吃不飽”或“沒飯吃”了,所以到了年底,對2011年營銷計劃的投放開始猶豫不決:是觀望,還在是做大的投入?甚至悲觀情緒油然而生:中國門業是否進入“冰凍期”?
2010年9月1日,郎咸平在廣州紅木家具展論壇上,也劍指中國經濟,他稱中國政府用近70% 的資金、資源去建高速公路、橋梁,砸在鋼筋、水泥上,30% 才花在消費上,無力拉動對制造業產品需求,嚇倒了許多老板。當然,看待事物要一分為二,不能過度樂觀,也無須過度悲觀,企業在戰略上藐視困難外,但戰術上那你還得穩著,在細節、微觀上做實事、謹慎行事。有的老板喜歡獨斷,認為自己“能行”,瘋狂砸項目,實際等到交了學費后,才知道原來需要集思廣益。
有些企業出現“高管對大環境不能把握、營銷總監不懂市場、廠長沒涉及過本行業的生產管理、技術人員工藝粗造、業務員能力差長期無業績”的現象,因此企業發展速度、年招商數目、開店速度及銷售額,往往與老板想的相差太遠。
既然大環境差不多,那就加強企業個體的修煉,在戰術上花時間,如在門業產品研發、設備提升、加強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提升銷售水平、拓展市場以及品牌培育上,多花些工夫,一步一個腳印,把企業做活。而有些老板虛榮心強,老項目利潤低不花力氣了,新項目不賺錢但也要死撐著,成本日增,又不去主動改變,筆者看沒有必要。
穿越之后,黃金就在下一鋤
2010年12月18日,到深圳某產值過億的大型木門廠,恰好遇到意大利工人剛剛為其安裝調試好設備,從工廠趕往機場,老板與工人告別后,領筆者去看了從意大利進口的9臺設備,觀后震撼之余,感嘆企業的決心,也感嘆行業需要帶來革命性轉變的企業及領軍人,以行業的責任感去做事,做真正的行業標桿。
這家企業做到了,他們走過了艱難困苦時期,到現在仍在一往無前。但有些老板賺錢后,怎么花呢?資金沒有投在產品研發、設備提升、加強管理、提升銷售水平、拓展市場以及人才、品牌培育上,而是買別墅、購豪車,玩股票,養小三。當個人享樂主義來的時候,企業問題就會出現得越頻繁,總有一天會出大事。在中國民企占70-80%,而大多數是中小企業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2010年12月15日,是2010年浙江第一場雪,“寒風蕭蕭,飛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大自然的輪回,又一次證明:許多大的氣候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只有順勢,才有可為。企業只有在大雪即將來臨或已經紛飛的時候,做到“穿越”,才可能在行業里笑到最后。或許,就在你的不遠處,金子就在腳下的最后一鋤,關鍵看你是否能持久地挖掘。
親愛的讀者,這也是你看到的,《居舍·中國門窗》2011的開年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