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價技巧之客戶詢價時,怎么回復最妙?
當咱們還是低級業務員的時候,報價的處理過程往往比較簡單:
1、客戶問價,老板說賣5塊,客戶說太貴了。
2、匯報給老板,老板說最多讓到4塊5。客戶還是不答應。
3、老板煩了,說“你問客戶到底多少肯下單”。客戶要么渺無音訊,要么回答說“2塊8怎么樣”?
4、老板說2塊8成本都不夠,客戶簡直亂來。低于4塊2就沒法子做。
5、客戶一聽就跑了。咱們白忙活一場,這個月還是得靠那1千5的底薪熬著。
老板和客戶一般都沒啥子文化,老由著他們性子來的話咱們就永無出頭之日。所以,業務員熬到一個階段以后,就要爭取個層次,逐步變被動為主動,多嘗試著去“引導”客戶和老板,促進生意的達成。
這種“引導”基于三個理念:
1、價格是活的、根據訂量的大小,生產期的安排,運輸方式和付款方式的不同,會有很大的差別、同時,一個產品的成本構成是復雜的,某個零部件或者加工步驟改變一下,往往能夠帶來相當幅度的成本變動。
2、客戶不一定會知道/固守其對產品的要求。特別是消費類、工藝類產品。比如本來計劃訂1000個的,如果談得好,客戶有信心,可能最終會增加到5000個。或者本來客戶希望是全金屬制品,而最后可能為了低價,接受類似于“外部金屬而底部及內部樹脂/塑料”這樣的建議。
3、老板不一定會知道/固守所謂的產品價格底線。特別是產品款式多的公司/工廠,老板多半只能事先預估大致成本。可實際,變數很大。比如說,下個月是生產空檔,為維持生產,可能微利甚至平本也接單。或者資金緊張,急需一筆錢來周轉或一份信用證來貸款。
當然,要變被動為主動,首先業務員要熟悉自己的產品,熟悉自己的工廠。這一點,精明些的業務員熬個一年半載的不難做到。
有了述理念,報價的時候就不要傳達老板意圖,輕易對客戶說“NO”。所以,咱們的業務老手們總是那么一副腔調:“這東西一般就這個價。。不過你實在想要便宜也行。。幫你想想辦法”。而對老板則是:“這客戶我看了看還行,是個長期買家,值得跟進一下。。。我們想個辦法先跟他做起來”。
其中區別一目了然:新手單純傳話,而老手則動腦筋設計方案給客戶及老板參考,促進交易。
具體做的時候,注意幾點:
1、低價可以,但多半要跟量大、“預付款多”、“余款及時安全”、“交貨期長”等等條件捆綁。注意,為什么“交貨期長”是個便利條件呢?因為這樣可以從容安排,作為填補生產空檔之用,此外還可以選擇運費較低廉的時候交貨,或拼順路的貨,大大節約成本。
2、主動給客戶提建議,如面提及的偷工減料的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