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成熟產品一般是指產品投放市場后,經過導入期和快速成長期,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這時候產品的知名度比較高,價格體系也相對比較穩定,通路各成員之間利潤也相對比較穩定。但是相對通路價格比較透明,產品周轉和現金流速度也相對比較快,這樣往往會出現二批甚至為了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或增加門店的人氣,就會首先拿這些產品下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拿這些產品低價銷售或推出企業和經銷商沒有進行支持的促銷活動或跨區銷售形成竄貨。經銷商和二批的這些舉動往往會導致銷售該產品的其他經銷商和二批利潤為零甚至為負,進而迫使經銷商和廠家不得不進行降價或舉辦促銷活動,當經銷商或企業無力降價和拿出費用進行支持時,該產品就會由于因為沒有利潤或虧損而導致經銷商和更多的二批不愿再銷售,進而加快該產品提前進入衰退期甚至退出市場,從而使企業和經銷商前期所付出的努力付之東流。所以成熟產品如何穩定二批利潤往往會成為這些產品在流通市場上能夠在市場延續多長的生命力的一個重要保障。那么成熟產品該如何穩定通路利潤呢?
嚴厲打擊市場竄貨。市場竄貨從來就是造成市場價格體系混亂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個企業都把嚴厲打擊竄貨作為穩定市場價格體系的重要手段。在打擊竄貨上,企業最好首先要制定竄貨管理規定并告知所有經銷商和業務人員,做到有法可依,在制定竄貨管理規定時,一要讓規定能夠執行,我們在中國實踐中經常發現,許多企業雖然有了竄貨管理規定,但是實際上無法執行或者起不到震懾作用,二是要有處理竄貨的相應流程和責任主體,由于沒有相應的流程保證,許多企業在發生竄貨后往往會相互扯皮或竄貨發生后不了了之;其次就是有了竄貨規定后,發生竄貨就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處理,許多企業發生竄貨后沒能得到有效制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及時處理甚至由于企業內部的人際關系等造成管理規定成了一紙空文,從而使經銷商更加變本加厲。
利用計卡返利方式或協議方式控制二批。許多企業的經銷商在給二批價格時,往往是一步到位,這樣做的一個不利因素就是一旦產品進入成熟期二批降價銷售或砸價而經銷商沒有牽制二批的辦法導致陷入被動。其實企業可以告訴經銷商在給二批價格時盡量不要一步到位,可以給二批采取計卡返利的形式,就是給二批一個卡片或銷售記錄本,把二批每次進貨的數量進行登記,然后定期給他結算返利,但是條件就是不能降價銷售或竄貨,否則扣除返利。另外能對價格體系產生較大影響的二批或做生意不太注重游戲規則的二批,經銷商可以與他們簽訂協議,如果二批能夠按照要求的價格體系運作,那么他們就可以在一定時期后享受一定的額外政策。
對有意擾亂市場也就是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二批如果管理不到位,就會成為市場砸價和竄貨的主要隱患。因此一旦當產品進入成熟期,經銷商就要考慮對這些二批進行分解,通路進一步下沉,加強對市場的控制能力。
增加品種規避市場風險。除了在穩定價格體系方面做一些工作外,為了規避市場風險,可以在適當實際引起新的品種,一方面通過新的品種給二批帶來相對穩定的利潤,避免二批轉向競品,同時也可以防止原成熟產品老化后沒有產品來支持市場銷量,另外在成熟產品價格體系出現問題后能有產品來進行替代。
制定鄰近市場的統一價格和鄰近市場搞促銷同步或搞促銷告知制度。竄貨的另一種原因就在于企業在制定價格體系時,不同市場之間價格不一致,導致水不平自然要流,另外就是在制定促銷政策時,有的市場有,而有的市場沒有,結果造成有促銷政策的市場的產品向沒有促銷政策的市場進行流貨。所以企業一方面在制定價格時,要盡量要考慮鄰近市場價格的一致性,另外在制定促銷政策時,盡量進行同步或向鄰近市場告知,讓沒有執行促銷政策的市場加強市場管理,避免市場竄貨發生。
價格的二批“殺無赦”。在市場運作中,有的二批可能會對經銷商有成見或受競品企業支持,故意擾亂產品的價格體系,對此如果一經發現,經銷商應該立即對他停止供貨,并告知廠家通知鄰近市場經銷商不得對這些二批供貨,如果二批手中產品數量比較多可以通過一定渠道集中把這批貨進行回收。另外,在實踐中,如果經銷商發現某些二批突然超過他們的銷售能力而大量不正常進貨時,需要引起警覺并適當控制給他們的供貨數量,因為這一般就是二批準備砸價或向其他市場竄貨的征兆。
對區域和銷量過大的二批進行分解。在現實的市場運作中,有的經銷商由于受精力或資源所限,前期會把產品交給一些銷售能力比較強的二批去開發市場,但是經銷商一般會給這些二批比較大的銷售區域和其他二批享受不到的價格優惠或政策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