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關停改造小熔鑄企業之后,“中國鋁材第一鎮”又開始了廢舊金屬行業的整治規范工作,一系列相關政策出臺,引導大瀝鋁型材產品朝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方向發展。
近期,佛山南海大瀝鎮144家有證照小熔鑄企業都如期簽訂了整治工作承諾書,該鎮順利完成了有證照小熔鑄企業第一階段整治任務。相關企業承諾在今年11月30日前停止有色金屬熔鑄工序的生產,主動拆除爐窯(坩堝爐、搓灰爐、沖天爐、鋅鑊等設施)及附屬設備。據了解,144家列入整治的小熔鑄企業中,11家需要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改用清潔能源的新爐型;12家停止了坩堝爐等工藝的生產;余下的121家需實施關停。大瀝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對今年11月30日前不完成整治工作的企業,大瀝鎮將在今年12月采取強制關停措施。
隨后,大瀝鎮將計劃今年9月到11月對全鎮范圍內的廢舊金屬行業進行全面整治。包括對無證照經營、一牌多檔和非法收購銷贓等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取締;對符合經營標準的,需經相關部門聯合審核后方可申領牌照;在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同時,鎮政府將出臺廢舊金屬行業管理的實施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對全鎮廢舊金屬行業的區域分布、申辦廢舊金屬企業條件等。
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不僅降低了當地鋁材加工業對環境的污染,而且還有助于大瀝鋁材的全面發展,提升大瀝鋁材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