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唐山這個中等城市就位于此。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因煤炭資源豐富而聞名,李鴻章在清朝時曾在天津設立了開平礦務局,它就是現在的開灤集團的前身,因此唐山鋼鐵工業發達。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是因為唐山的鋼鐵工業發達,從而帶動了一批小型私有企業的發展。
在綠樹成蔭的沙河畔,座落著一個不足1000人的小村莊,別看村子小,這里的企業卻不少,有幾十家私營工廠呢?村子里單純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寥寥無幾,就連家庭婦女也都進了工廠上班,即使是這樣,在本村找工人也很不容易,好多工人都是從外地找來的,工廠的活雖然累了點,臟了點,但是他們的收入頗豐。這些工廠的老板在企業經營上與眾不同,下面我們就看一看他們的經營方式吧。
我們首先從建工廠開始,建廠房用的磚﹑石灰等各種原料以及找建筑隊所有的費用都可以賒賬,工廠所需要的鐵和炭也可以從本村或附近的銷售商手里買,然后打一個欠條就可以,所找工人的工資,到年終再結帳(因為手里沒有錢,即使是有錢也沒有按月開支的,有的到年終也給不了,如有特殊情況,可以向老板支取),工廠所用的東西,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向其他工廠去借,連一個憑證都沒有(因此而產生的糾紛也不少,盡管如此,人們還不引以為戒,濤聲依舊),賣出的產品很少給現錢,多數回來的是白條,如果給一半那就阿彌陀佛了,一般的工廠外債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至于錢何時能給,誰也說不清楚。
即使是很有錢的大老板,他們只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空有一副好皮囊”此話怎講,聽我道來。
不知內情的人一看,大老板西服革履,衣冠楚楚,出入高級賓館,駕駛一輛高級轎車,熟不知,這車是貸款買的,他手里的錢是別人的(此地的人總是用別人的錢做買賣),有時候自己連車加油的錢都沒有。
不信請看下一幕,年終是他們最難過的時候,此時如熱鍋上的螞蟻,從一進臘月就開始忙碌:自己的外債要去討,要回來沒有多少;家里面,債主不斷上門,討要他們的錢。沒有錢怎么辦?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躲”。在臘月二十八才敢回家(當地有這樣的習俗,過年不許登門要賬)。
盡管這種經營方式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人們無可奈何,在當地卻是司空見慣,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比較富裕,實際上這種經營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我的遠房親戚就是生活在這里的商人之一,昨天打電話給我,向我訴說了他的煩惱:他的工廠外債近50萬,想把外債要回來,談何容易?每次去要,為了堵嘴給一兩萬,多的給5萬左右,不這樣做,沒有客戶,工廠無法經營,根本行不通,照這樣下去,工廠又承受不了,他也不知道,像他這樣的企業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