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甚至連他的名字都叫不上來,只知他姓鐘,所以就叫他“小鐘”。他的廠名也叫不上來,也不知他在哪里辦公,我們只知道需要印東西的時候就打他的手機(再早一些時候是通過BP機Call他),他總能很快就趕到。他個子矮矮的,細瞇著眼睛,怎么看都不起眼,潮汕人(具體是哪里人,也沒人說得出來),普通話廣州話都不標準,不善談吐,除了談印刷的事,很少再談別的,他從來不會主動扯起話題,到我們公司來,就是領任務、送貨、收款,每次逗留的時間也不長(壓根就談不出什么東西)。他與我們公司就是這樣做業務的,一晃竟然做了十幾年!
十幾年前,我們公司還很小的時候,也不知怎么回事,他與我們聯系上了。當時他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我們把他當小孩。他有點兒害羞,甚至是木訥。也許是因為覺得他老實,我們就把業務交給他做了,當時是一單很小的業務。做出來后覺得效果還行,價格相對也比較低,于是,漸漸地,我們公司就把越來越多的東西給他印,最早僅限于黑白印品,后來連彩色印品也都交給他了,包括書、臺歷、盒子、宣傳品,以及我們公司辦的內部刊物、報紙,不知不覺,他成了我們公司的印刷“總代理”。我們公司印刷方面的活隨著公司的迅速擴張而日益增多,每年印刷方面的支出從幾千元、幾萬元上升到十幾萬元、幾十萬元,至今已超過了100萬元!據小鐘說,我們公司印刷的活已占到他小廠業務的2/3.公司內部的人開玩笑說:小鐘的廠就等于公司的附屬印刷廠了。
小鐘對我們的一些細節要求總是很細心地與我們溝通,信息反饋也非常及時,他的服務我們總體上是挺滿意的。但有時也會拖延,特別是在我們公司業務很集中的幾個月,他的小廠就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令我們很惱火。每每此時大家就下決心:一定要多找一家,才能對小鐘構成競爭壓力!反正印刷廠滿街都是,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呢?但結果是每一次引進的新伙伴都不如人意,盡管有的廠價格比小鐘還低,但綜合起來看,比如服務,就是不如小鐘好,總是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順心。這個時候就覺得:“還是小鐘了解我們想要什么。”所以,業務高峰期一過去,我們自然而然就又把小鐘找回來了,好多年了,年年如此。小鐘還從不介意你找別人,不會因為你找別人他就特別熱情,或者是想法子討好我們讓我們有壓力。他始終是不溫不火,給他做他就做,不給也沒有任何反應。
我們經常談起,小鐘憑什么“套住”了我們這個大客戶?從個人而言,小鐘文化程度不高,鄉下出生,口才不好,相貌平平,沒有任何營銷技巧。從他提供的印刷產品而言,價格相對較低,但也不是最低的;至于印刷質量,也并非最好的。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竟然“壟斷”了我們公司十幾年的業務,我們公司似乎還真離不開他,別人也替代不了他,你說奇怪不奇怪。細細想來,他大概靠的就是實實在在滿足我們的需求來維系他的競爭力。
的確,綜合而言,小鐘是最適合我們的,價格、服務、質量,都能滿足我們的需要,這是最主要的。而且,他能隨著我們公司的成長而成長,不斷更新設備,滿足我們不斷提高的要求,然后采取一種“柔性服務”,讓我們“使喚”起來覺得特別舒服—在我們公司里,誰都可以吩咐他,而不會有任何“壓力”,再加上我們可以壓他的款,讓他為我們直接發貨(發到全國各地的分公司),于是,這就確定了他的地位。也許他的客戶少吧,所以他總能滿足我們的要求。
小鐘的例子能給我們什么啟示呢?有時技巧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且要做到點子上,要實實在在,長期如此,自然而然會有很好的效果,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有時,也許你會被別人取代,但有比較人們才會有感覺,別人的部分優勢如果不能取代你的整體優勢,客戶最終還會回到你這里。其實,你只要做好你的事就行了,用戶肯定會有感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