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期待更多政策出臺
“我國的房地產政策正在由放松上一輪的緊縮性調控轉變為新一輪的擴張型調控?!鄙虾R拙臃康禺a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在今年實現這一質變,政策松緊度將基本上回歸到2003年之前。值得關注的是,2006年來執行至今的“70/90”政策可能放松。
逐漸松綁
2008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的房地產政策開始逐漸松綁,但面對依然虛高的房價,政府“心有余悸”,救市政策推出亦步亦趨,關注領域主要限于首套自住型需求及保障性住房。部分地方政府及業內不少開發企業對此并不滿足,希冀更為寬松的調控政策,更有官員喊出“買房就是愛國”的口號。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認為,現在房地產救市思路“左搖右擺,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楊紅旭則認為,從近幾年宏觀調控的階段和性質上分析,我國的房地產政策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3年以“121號文”為標志,緊縮型房地產調控拉開序幕,延續至2008年上半年;第二階段,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由地方到中央開始放松調控,為過渡性的階段;第三階段,預計2009 年房地產調控將告別緊縮型調控,正式步入擴張型調控階段,這也就意味著政策的松緊度將基本上回歸到2003年之前。
但代表草根民意的網民對充斥市場的“救樓市”口號并不買賬,焦點房地產網日前開展名為“該不該救房地產”的網絡調查,截至發稿,僅有9.97%的網民選擇了支持,其余90.03%的網民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房價至今仍存泡沫,開發企業利潤太高,政府不能在此時成為開發商的“超級銷售”員;此外,房地產行業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之一,應由市場而非政府調節。
政策擴張
針對后市的房地產舉措,楊紅旭從稅收、金融及住房政策三個角度作出判斷。
首先,在積極財政政策指導下,2009年會在交易環節和開發環節出臺新的減免政策。交易環節中的營業稅和二手房交易稅還有空間減免,契稅還可以進一步降低,購房抵扣個人所得稅政策或將鋪開,減少開發環節稅負。
其次,從金融政策角度來看信貸會繼續放松。個人貸款方面,“二套房貸政策”將基本終止。開發貸款方面,在國務院的要求下,商業銀行會加大放貸力度,但商業銀行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更傾向于放貸給優質開發商。
最后,住房政策值得關注的是,“70/90”政策可能放松。楊紅旭表示,這一政策由于行政干預力度偏大,尤其是在調控方式上屬于“一刀切”,與目前鼓勵因地制宜的國家調控方針并不協調,所以存在一些質疑聲音。實際上,隨著投資投機需求的劇減和樓市的低迷,前幾年開發商盲目開發大戶型、高檔房的現象正在消退。更關鍵的是,今后三年保障性產品的供應比重將占全國住宅供應總量的五成左右,而這類產品都屬于中小戶型,純粹的商品住宅也就沒必要嚴格控制戶型面積?!耙环矫鎻娀》勘U?,另一方面也應使商品房更加市場化,這樣將使開發企業能夠自主的在風險和收益之間作決策,符合市場規則”。
此外,如果房地產市場繼續、甚至更加低迷,肯定還會有其他政策出臺,以加大刺激需求和穩定市場的力度,而且多數將是地方政府根據自己的需求制定的地方措施:一是適度放松土地政策,允許開發商緩繳土地出讓金,分期繳款分批發證。二是購房入戶政策擴大化,天津、溫州等地方政府已降低了購房入戶的門檻,在國家戶籍制度改革著力推進的情況下,2009年可能有更多城市實行購房入戶政策。三是限制外資的政策可能放松。
對于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不提“救市”一詞,由于房價問題依然敏感,盡管眾說紛紜,但政策到底該“穩樓市”還是“救房價”仍需政府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