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通知,6月1日起,進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以緩解出口企業壓力,促進萎靡外貿。建材產業中,本次調整受惠最大者為家具、陶瓷、鋼鐵業。
據國稅總局統計,此次調整涉及我國優勢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技術含量產品和深加工產品共計2600多個10位稅號商品,預計將增加退稅資金約252億元。
其中家具行業的辦公室用木家具、廚房用木家具、臥室用紅木制家具、臥室用漆木家具及其他漆木家具、非臥室用紅木制家具和漆木家具、其他木家具等出口退稅率均調至15%;部分塑料、陶瓷、玻璃制品,部分水產品,車削工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3%;合金鋼異性材等鋼材、鋼鐵結構體等鋼鐵制品出口退稅率提高到9%。
本次調整的大背景是:5月外貿情況不樂觀,主要貿易伙伴的發達國家仍深陷金融危機,需求并未有所改善,因此5月的外貿仍處于下降趨勢,降幅高于20%。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財政部、國稅總局表示,這次上調出口退稅率,繼續堅持支持具有優勢的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高科技產品出口,嚴控""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的精神,對""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原則上不作調整。同時,政策對退稅率檔次進行了歸并,取消11%和14%兩個檔次,退稅率由原來的9檔減少為7檔。
6月1日,國家財政部宣布出口退稅率再次上調。由此回溯,本次調整已是金融危機之后國家進行的第七調整。那么,連續加高的出口退稅率,真的給中國建材出口企業帶來利潤了嗎?
據從事木制品出口的徐先生講,現在外國商家對中國出口相關政策關注度日益提高。不少企業還未得到出口退稅相關消息的時候,外商已拿著""出口退稅率""來說事了。徐先生講,出口退稅率一提高,外商便以價格太高為理由,要求產品降價。企業為保訂單不失,不得不再進行""讓利""。這樣看來,退稅最終惠及了外商。
如何讓出口企業得利于出口退稅率?從當前態勢看,家具出口企業自身信息能力與談判能力待提高。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家具出口企業無法奢求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不被外商所知。唯一能做的,是要緊跟出口政策走勢,第一時間了解相關信息,作到有備而""戰""。同時,為外商讓利是可以的,關鍵是,如何留住訂單,又保證既有利益最大化。在這方面,高超的談判藝術將會讓企業占據主動權。
在《規劃》中,針對煉油和乙烯,提出到2011年,原油加工量要達到40500萬噸,成品油、乙烯產量分別達到24750萬噸、1550萬噸。抓緊組織實施好“十一五”規劃內在建的6套煉油、8套乙烯裝置重大項目,力爭2011年全部建成投產。
王孝峰介紹說,《指導意見》中重點提到了產品結構、產業布局和產品規模的調整問題。在煉油和乙烯上,控制布局方向和規模,主要抓好“十一五”未完成和已批的項目,不會再批準新項目,布局重點主要向中部、南部等市場缺口比較大的地區傾斜,如廣東、廣西沿海、河南、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