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我國木質門業首個國家標準中,明確要求生產企業應在顯著位置標注產品的規格、生產日期、所用材質、是否100%實木門以及甲醛含量等。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市場上銷售的不少木門標注不全,最常見的缺失就是沒有注明是否為100%實木。從而導致了許多“實木門”卻非“全實木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現在市場上出售的木門大致分為模壓門和實木門兩種。模壓門是用木屑等材料壓制出來的,價格較低。而商家所稱的“實木門”,有不少只是以實木為門的骨架,其實是“實木復合門”,并非“全實木門”。他說:“實木門價格較貴,一般每扇在1000元至3000元,商家打‘擦邊球’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根據消法規定,無論是“全實木門”還是“實木復合門”,商家都應明確告知消費者,即對商品的實際情況交待清楚,否則就涉嫌欺詐。
消費者在購買時,除要看清木門上的相關標注外,還應要求商家出示該產品經質檢部門檢驗合格的證書等,并向商家索要一份木門的剖面用材結構說明。另外,若購買的是實木門,在簽合同時別忘了要求商家注明是100%原木,以便在維權時有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