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品牌 ,要想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牢固的認知,單是傳播一個產品的名字或LOGO已經很難達到目的,于是很多涂料企業重金聘請名人或明星擔任代言人。但真實代言人相對來說風險較大,因為他們的負面新聞隨時都會禍及代言品牌。相反,個性化和人格化的品牌圖形、標志、吉祥物、卡通或漫畫人物等虛擬代言人成為很多企業的選擇。比如麥當勞的麥當勞大叔,海爾的海爾,美的的美的熊,迪斯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鴨,QQ的小企鵝等等,都成為了深入人心的代言符號,我姑且稱之為標簽式營銷 。 而互聯網尤其是社會化媒體 時代,則涌現出了更多具有鮮明網絡特點的標簽式營銷案例。與傳統虛擬代言人不同,他們有的僅僅是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ID,或者被網友虛構出來的網絡符號,通過其在互聯網的活動軌跡和行為舉止,建立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比如勤勞善良的草泥馬,另類頑劣的流氓兔,虛擬職場人物張小盒,前段時間名滿江湖的“賈君鵬”,最近躥紅網絡的彪悍的小y、衫寨天涯代言人占衫為王……無不屬于此類。 社會化媒體的很多特性,如網友創造內容,參與,公開,對話,分享和社區化,使得“創造”出一個具有人格化特征的標簽和符號成為可能。不可否認,這種創造的驅動力一部分來自商業機構,但大部分標簽在問世時,其實是一個原生態的甚至是無心插柳的作品。比如草泥馬,純屬網友出于自由表達需要改造出來的一個虛擬形象。張小盒在尚未商業化之前,也是某個職場人士創作的一個自娛自樂的虛擬人物。賈君鵬更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純正標簽,只不過因為被賦予了某種集體情緒和心理,而被廣大網友認同并主動傳播。 關鍵問題是,廣告主和品牌主如何合理利用這些標簽進行營銷活動。這些虛擬人物或符號的生存土壤是網絡,其粉絲是廣大網友,因此,在利用這些標簽進行營銷時,首要前提是不能愚弄、欺騙和傷害網友,比如在短時間內利用媒體硬生生炮制出一個表面紅火的虛擬人物,以吸引網友眼球,但卻刻意剝離和回避與其代表品牌的關系,這樣做的結果,除了引來網友的猜疑,對品牌形象不會帶來任何好處,相反會落得一個嘩眾取寵的惡名,其本質仍然屬于暴力營銷。其次,標簽本身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格特征和價值取向,并能以溫和親切的方式持續向網友輸出這些內容和價值觀,比如張小盒,其創作團隊一直堅持讓張小盒每天都像一個真實的職場人物一樣和網友溝通,傳遞其在職場上的喜怒哀樂,自然很容易引起網友的精神共鳴。這種長期的潤物細無聲的溝通和傳播方式是標簽式營銷應該恪守的營銷原則。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