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好一個木門企業是相當困難的,因為門企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現在我和大家談一談門企的生存之道,有不同意見的請諒解,當今用工成本不斷地上升、原材料成本增加、經營過程中的其他費用也同步上漲,而現在國家又調控房地產,讓木門的銷量大大減少,正由于這樣有些門企開始打價格戰,其實這樣做是沒有用的,沒有利潤的工廠是做不了好產品出來的,既然產品品質不好,消費者怎樣能接受呢?消費者不認可你的產品,那你的工廠又能走多遠?我本人認為經營好一個木門工廠,首先要從定位開始,什么是定位呢?就是產品檔次定位,因為產品檔次決定一切,什么樣的產品決定請什么樣的工人來做事,什么樣的產品決定找什么樣的經銷商,什么樣的產品決定銷給什么樣的消費群體,所以把產品檔次定好位就是踏上成功的第一步。我們經營門企不能盲目跟風,要根據自己的特點、特長來給自己定位。產品定位的時候要想一想自己的最大優勢在哪里?木門企業一定要走自己很有優勢的路,要做到同行業的領先地位。
有人會問“第一”只有一個,是沒有錯,“第一”確實只有一個,但可以某一個領域第一,某一個地區的第一,或者是某一個木種的第一,也可以是創新的第一,生產速度的第一,服務質量的第一也可以,問題是你有沒有用心去找。因為你做到領先地位后,什么事情都好辦,千萬不要模仿別人成功的做法。這樣做只有一個字就是“累”,并且沒有利潤,要做就要做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因為木門同質化已使門企競爭到白熱化,所以門企要走創新的路線才能避開白熱化的競爭。產品定位定好了,就輪到企業的管理,談到管理也是門企能不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門企管理包括財務管理,控制生產現場管理,銷售團隊管理,產品售后服務團隊管理,技術設計創新團隊管理。以上的管理到位后,就離成功不遠了。社會上很多人只是空談管理,但實際做到的并不多,管理團隊是要門企最高領導人用心、用力、用錢一步一步地建立的,因為人才不可能同時來到你的企業。正所謂可遇不可求,但一定要有耐性,先把現有的各種人才發揮到極限,為企業創造效益,用績效考核制度激勵全體員工努力工作,與此同時吸引各方人才加入你們的企業,永遠保持有新鮮的血液,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現今國家限購令還沒有解除,木門市場萎縮,門企經營困難已成定局,但作為門企的老板,不應該灰心并且應要加倍努力,練好內功,做好調整,適應市場的需求變化,開源節流,等待黎明的到來。我個人認為不管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什么環境作為門企都要適應,正所謂適者生存。其實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問題是你有沒有認真去分析現今市場的需要,只要你做好大量的調查工作,一定能找出突圍的辦法來經營企業。歷史證明了在什么年代,什么環境下都有企業的英雄產生,香港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李嘉誠就是在大家恐慌的時候做大自己的企業。在此我呼吁各位同行老板能用積極心態經營好自己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