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作為產業鏈下游的門窗行業壓力可想而知,與上游的房地產市場情況類似,很大一部分小型門窗公司已停業半停業或轉行。一度陽光明媚的門窗行業,正經歷著最寒冷的嚴冬。
所謂“危機也是轉機”,門窗企業如何利用這一壓力重重然而也意味著行業洗牌的時機,如何重新擬定發展戰略,并制定有效的品牌策略提升企業競爭力,化危機為良機,以迎接新一輪的市場競爭?筆者長期關注門窗行業,就對市場的了解及自身的體會,從門窗企業品牌觀念轉變的角度探討幾點看法。
服務觀:從同質化到差異化
一個行業成熟的市場標準,就是企業與企業或品牌與品牌之間各有差異,既有競爭又有互補,共同占有整個市場。應該說,歷經過去若干年的發展,門窗行業已經逐漸沉淀下來一批具有較強設計能力和服務品質的公司,但僅從公司名稱和服務上,我們幾乎無法區分它們的不同之處。即便是門窗行業的專業人士,也很難說出不同公司之間的本質區別。
從同質化到差異化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過程,從上一代購房者對裝修的需求來看,中低收入者關注裝修的“實在”,中高收入者則關注裝修的“氣派”,除此之外較少提出其他特別的要求。如果說60、70后的購房者因為物質和文化的缺乏而對裝修的要求比較大一統的話,那80、90后的購房者對裝修的要求將出現明顯的差異。因為物質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多樣化,形成了明顯的族群化特征,這將體現在其最能體現個性及品位的門窗需求上。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門窗行業,具有明顯差異化特征的門窗公司將成為市場的新寵,這些公司不需要具有高知名度,不需要具有強大的實力和規模,但一定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優秀的設計能力以及前沿的品牌傳播技巧。
信息觀:從不透明到透明化
可以說,有經歷的房屋業主最頭疼的就是裝修,頭疼的原因很簡單,就在于裝修信息的不對稱與不透明。少數門窗公司把裝修看成一錘子買賣,將坑蒙誘騙伎倆用到極致。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久而久之,門窗行業的社會形象不斷打折,談不上品牌美譽度,更何談品牌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