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另類的家居賣場,沒有油漆和木料的味道,沒有堆滿商品的展示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12萬平方米的店里保留了大面積的留白,從玻璃天頂照下的陽光,猶如五星酒店大堂般豪奢。在一眼望不到頭的賣場深處,竟然還藏著一座從地下一層蔓延到四樓的“森林公園”如果這是你第一次來到紅星美凱龍(下稱紅星)的上海真北新店,那么這兒肯定會給你留下一段愉快的回憶。位于六樓投資了3個億的“未來之家”用各種高科技展現了2050年甚至2500年的家居生活。紅星美凱龍總裁車建新說,他要像賣珠寶一樣賣家具。
紅星美凱龍的2009年
對于車建新和他一手創辦的紅星美凱龍而言,剛剛過去的2009年,差一點兒就可以稱作“完美”。
“這是我們增長最快的一年。”紅星美凱龍董事長兼總裁車建新說。在車建新描述的“增長最快”的這一年里,跨國家居連鎖賣場家得寶和百安居紛紛選擇關閉部分中國店鋪,畢竟2009年有一個商業集體低迷的開年。從一年后紅星美凱龍提供的數據來看,在這猜得中開頭卻猜不中結尾的年份里,紅星美凱龍新開店數達到了20家,實現銷售額達313億元,年增長近20%。數據令人滿意,但是,“意外”發生在了年末。
2009年12月,紅星美凱龍調高南京卡子門店2010年租金水平,引發商戶抗議;緊接著,一份向部分品牌商收取280萬保證金的協議外流,繼而遭到華南七家家具行業協會的聯合公開抵制。突如其來的“漲價門”和“加盟費門”,使得車建新和紅星美凱龍遭遇了一波前所未有的質疑聲浪。
面對外界的質疑,車建新難掩“委屈”。“我們還很小,在美國,家得寶所占的市場份額大概是四到五成,我們的銷售額只相當于人家的1%,而且在國內市場份額可能也只占有2%、3%。”而在美國華平投資集團(下文稱:華平)董事總經理遲淼看來,這可以算是一次共振波,華平在2008年中2億美金投資于紅星美凱龍,遲淼是這筆投資的主投資人。
所謂共振波,意指關于紅星美凱龍欲并購吉盛偉邦的市場傳聞,疊加上述戰略合作協議,所引發的上游供應商的焦慮。
供應商焦慮的背后,實際上是對中國本土家居流通業商業模式的拷問和新思考,首當其沖是近年來快速擴張的第一大終端平臺——紅星美凱龍模式。隨著這家公司加快在全國范圍內的網絡布局和管理升級,坐收租金的單一盈利模式后勁足么?紅星美凱龍是否會只停留在一個簡單的“類集市”的家居賣場的業態?它是否會改變此前簡單的“租商鋪”的廠商關系,走向家得寶式的自營模式,并成就一家獨大的超級渠道商地位?對于這些問題,車建新的回答顯得有些保守。相呼應的是遲淼的看法:“自己做供應鏈這種模式,完全需要另外一種不同的能力,起碼5年之內很難去做。現在就是把這個平臺做好,以后可能才愿意嘗試。”
但毫無疑問,車建新所想的則一點都不保守,他曾經投資約3億聘請日本愛知世博會設計師在上海建立了一個未來家居展覽館,過去一年多時間內,紅星美凱龍在嘗試的是一個以家居產品銷售為主的,囊括餐飲、娛樂項目在內的更為綜合體的購物廣場。
而在此之前,車建新的“不保守”,曾經讓他想出一個“四位一體”的商場經營模式,這為紅星美凱龍帶來階段性的領跑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