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消費領域,刺激政策的側重點也將有所不同。記者了解到,商品消費領域,重在通過補貼,尋找新的消費亮點,形成新的拉動消費中堅力量;服務消費領域,則更多需要在供給端擴大服務領域;在消費方式方面,要采取財政貼息等方式,鼓勵發展信用消費,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消費業態,以改變消費模式,提高消費杠桿。
家具建材 以舊換新試點呼聲最大
建材市場經銷商服務性消費需要建立完善政策
在北京,一些家具流通企業已率先開始試點。凡購買新家具的消費者均可將舊家具交由賣場回收處理,無論舊家具原價多少、新舊程度如何,均按新家具成交額的5%折價抵扣
對一些增長較快的產品出臺有針對性的刺激政策,使亮點消費產生帶動消費增長的效果一直是行之有效和最常用的手段。
自2009年開始,我國政府陸續推出包括家電、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對節能惠民產品實行補貼等刺激消費的政策。我國的家電和汽車銷售屢創新高,也成為拉動消費的中堅力量。
隨著消費刺激政策陸續到期退出,尋找新的亮點消費產品作為下一輪政策支持的重點,成為當務之急。
節能家電則接了第一棒。今年5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
除了節能家電外,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政策應引導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目前我國家具、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商品的消費增長已顯示出較強的內生增長動力。有必要針對上述商品出臺相應的擴大消費政策,助推這些商品消費的增長,創造新的消費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