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化玻璃門買了不到3年,突然在無人的情況下自己“爆”成了碎碴,保修期還未到,但玻璃公司卻認為己方無責任,不肯免費維修。專家稱,“自爆”原因復雜,可通過鑒定來認責。
鋼化玻璃門無人時“自爆”
11日上午,許小姐打開公司大門,第一個進入公司,卻看到某間辦公室門口堆著一大攤碎玻璃,有碎片也有顆粒。疑竇頓生的許小姐細看下才發現,這些碎玻璃竟是這間辦公室的房門。許小姐說,公司內的房門通常都是敞開著的,這扇門也不例外,敞開一個多月了,并沒有人動過。
“剛開始我還以為是公司被搶了呢!可大門也是鋼化玻璃的,卻偏偏又還好好地鎖著。況且,大門處的監控顯示下班后并沒有其他人進過公司,巡邏保安處也沒有人員進樓的登記,不可能是人為砸碎的?!?0號晚上,許小姐是最后一個離開公司的,當時,房門還是好的。因此,許小姐認為,是玻璃門是自身有問題而“自爆”了。
玻璃公司認為是人為原因
發現玻璃門離奇碎裂后,許小姐迅速報告給了公司上層,并聯系了玻璃門的銷售公司。銷售公司當天派了安裝部的主管李師傅前來查看情況。問過情況后,李師傅給玻璃門的生產廠家打電話溝通后告訴許小姐,玻璃門買了2年多了,不可能“自爆”,其銷售經理也說,沒有證據證明沒有受外力撞擊,那么維修不能免費。
隨后,記者撥打了玻璃門銷售公司的電話,銷售助理夏小姐說,以往并沒碰到過玻璃門售出后“自爆”的情況,并稱,如果玻璃生產出來后的24小時內沒有“自爆”,那么就不可能“自爆”了,碎裂肯定是人為引起。因此,許小姐公司的情況不在保修范圍內。
專家稱:可通過鑒定認責
那么,買了3年的鋼化玻璃門究竟是不是“自爆”了呢?記者特意咨詢了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鋼化玻璃專業委員會的高級工程師牛曉。他說,玻璃碎裂,除了受人為撞擊以外,還可能存在多種因素,有玻璃質量方面的原因,如設計、后續加工、玻璃原片本身質量等;也有安裝方面的原因,如緩沖墊塊、玻璃與門框、窗框上下左右的間隙不合適等,還會受到建筑物沉降,及冰雹、天災等的影響。
此外,若鋼化玻璃本身含有雜質,如硫化鎳,因含量太低無法檢測出來,則會在受一定溫度應力條件的影響下“自爆”,而這種“自爆”產生的玻璃碎片通常呈放射狀分布,放射中心有形似蝴蝶翅膀的玻璃塊,俗稱“蝴蝶斑”。
對于“自爆”只發生在生產之后的24小時內的說法,牛教授說,并非如此。鋼化玻璃在生產出來之后,一般情況下,3年之內都可能發生“自爆”,5年、8年的也有,但很少。
“自爆”原因如此復雜,責任追究相應地也不太容易。湖北普明律師事務所的邱華律師說,要嚴格進行責任認定,則必須通過鑒定,如果鑒定結果為玻璃門的質量或者安裝有問題,則應當由銷售方承擔責任,進行維修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