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的木門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營銷,品牌營銷也常常被業內人士掛在嘴邊嘮叨,但實際上目前木門企業在品牌營銷上還存在著許多的盲區,認為做品牌營銷就是要狠狠的去作秀,有了大的知名度就行;認為品牌營銷就是多請點大明星來代言,有了大明星自然就成就了消費者喜愛的品牌;認為做品牌營銷就是做產品銷量,有了銷量有了品牌的一切。而這些實質上都是企業短視的市場行為,做這樣的品牌營銷就如站在鋼絲上舞蹈,在根基不穩時并不能帶來有益的品牌營銷,甚至會毀掉一個有前途的品牌。
盲區之一:品牌營銷就是狠狠的作秀
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的社會里,各種媒體的組合傳播對于品牌的宣傳提供了快捷的途徑和最大化的傳播力,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泛濫及消費者的心理抵制,單個品牌在廣告投入費用沒有大規模的增加的情況下,依靠各種媒體的傳播效果不是增強了,反而是有所削弱,僅僅是靠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介上做硬性廣告就能抓住消費者眼球,輕松享受“注意力經濟”帶來利潤的時開始逝去;畢竟消費者的“注意力”購買成本也隨著信息量的增加而逐漸抬高,單純的媒體廣告攻勢難以吸引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于是在媒體廣告之外的品牌公關與炒作開始被企業所重視,“品牌就是狠狠的作秀”一語也成為業內人士的追捧的良藥秘方。
一時間,“狠很的作秀”就使得品牌營銷演變成某IT企業CEO成為品牌宣傳前場的號手,不辭辛苦的做全國巡回展、登珠峰,真是欲把經營的門戶網站做成“中國站得最高、看得最遠的門戶網站”的獨特品牌;“狠很的作秀”也使得國際的著名日化大亨也來摻合一把,大搞“街頭美女洗澡秀”,直把消費者的眼球游離于美女隱私處間;“狠很的作秀”使得當著眾人可以喝下油漆、可以當著眾人跪地求車,可以……于是每一次的作秀被炒作成當地茶前飯后的談資,炒作成眾多報紙的頭條,更是炒作成眾多網站新聞轉載的熱點。無論何種令人掉眼鏡的手段,只要能花最少的錢便可獲得最大的傳播力,這就成了“品牌就是狠很的作秀”最好的闡釋。
企業的大佬親自上陣作秀,為塑造自己企業的品牌舉旗吶喊是名利雙收,但實際上輿論關注的焦點往往是在其本人,而非他欲作秀的品牌,于是作秀的結果就是品牌塑造了新的明星,而非由推動了品牌營銷,而且畢竟企業家不是被很好商業包裝了的娛樂明星,自身就很難把握住在公眾場合自身形象的塑造,一旦企業家本人哪里出現了問題,就會大大的損害了整個企業及旗下品牌的形象。而出位的表演,報端現在總是不斷傳來美女當街洗澡推廣某產品的爆料,確實這種性感的新聞能夠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給人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官沖擊力,但作秀的企業又一次錯了:人們關注的是美女是如何當街洗澡的,不是美女手上的產品;且目前的中國文化環境決定了大多數人對這種出位的作秀是排斥的,能夠接受如此前衛行為的消費者畢竟是少數,那么這樣的作秀實質上是對品牌公信力的透支!
作秀造就的是產品單純的知名度和高曝光率,而知名度只能在短期內促進銷售,并不能對產品的長期利益做出更大的貢獻。真正的品牌營銷是讓品牌具有的附加值給消費者一種精神感受,傳遞一種新的生活態度,影響消費者的消費及生活,從而為企業帶來長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