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四個灰霾嚴重的地區之一,成渝地區灰霾天氣的研究和防控去年提上日程,如今研究項目已有初步成果。昨日,成渝地區大氣灰霾控制戰略研討會在資陽召開,數十名大氣環境領域的專家就成渝地區大氣灰霾的特征、污染來源、影響因素及防控策略等展開研討。初步研究發現,成渝地區PM2.5在PM10中的占比較高,PM2.5中硫酸鹽占到70%左右。這說明成渝地區二次污染較重,污染防控難度不小,專家建議應先加強一次污染的治理。
成渝城市群:大氣污染傳輸影響明顯
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羅彬介紹,成渝城市群是全國大氣污染防控重點區“三區十群”中面積最大的重點區域。
其中,成渝城市群的四川部分包括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資陽14地,占全省29%的國土面積,排放了79%~84%的大氣污染物,單位面積污染物排放強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2.9倍。目前,該地區復合型污染已經逐漸顯現,城市間大氣污染傳輸影響明顯。
成渝地區和黃淮海地區、長江河谷地區、珠三角地區,是全國4個灰霾嚴重的地區。這就應運而生了“成渝地區大氣灰霾特征與控制途徑研究”項目,其由北京大學、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重慶市環境監測中心、環保部華南環科共同承擔。
今年6月 將提出灰霾控制對策
據項目課題組專家、北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謝紹東教授介紹,項目選擇在成都、重慶和內江設置3個監測站點,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灰霾天氣出現期間,開展綜合觀測。此外,還在資陽開展了一個月的綜合現場實驗。
數據顯示,污染較重時,粒徑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物較多。這些顆粒物對大氣能見度的影響最大,最易形成灰霾天氣。從個數濃度上看,污染嚴重時,每立方厘米中的顆粒物達2萬多個。
謝紹東介紹,經監測,成渝地區不少城市PM2.5平均濃度達到120左右,其中PM2.5占PM10的比例大約為70%。PM2.5的占比較高,說明二次污染較重,這也將加劇空氣環境治理難度。謝紹東表示,成渝地區的大氣污染現狀究竟怎么樣,目前的研究也還很初步,算不上清楚。目前來看,成渝地區PM2.5中硫酸鹽大概占70%左右,其余是硝酸鹽等粒子。治理上,先要加強一次污染治理。比如大氣氧化性的問題,就需要加強加油站的油氣回收治理等方面。
據稱,該項目將在今年6月完成,屆時將系統分析灰霾生消機制及傳輸規律,闡明灰霾成因和機理,提出灰霾相關污染物協同控制對策與途徑。
探訪
監測團隊曾服務北京奧運
2012年11月底,兩個白色的集裝箱與滿滿幾車的儀器出現在資陽。這兩個集裝箱曾在北京奧運期間,為空氣質量監測立下汗馬功勞,屬于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所有,是被稱為“空氣移動實驗室”的北大大氣環境流動監測平臺。該平臺進駐資陽現場觀測,是成渝地區大氣灰霾特征與控制途徑研究的一部分。